2024-09-21 11:10:42|已浏览:6次
“走读广西”见证阅读与成长 年度征文 | 重塑读书笔记:Obsidian 下的图书阅读,
“走读广西”见证阅读与成长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郭凯倩 文/图
在北海银滩海境时尚馆,孩子们沉浸在绘本的世界中。
作为一种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付诸实践的阅读方式,走读不仅受到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青睐,也成为青少年和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选择之一。8月末,一场以“走读广西·童阅之声”为主题的走读文化活动在广西北海市举行,42名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阅读推广文化名人、教育专家等,共同编织了一段关于阅读、探索与成长的难忘记忆。
8月24日,2024年“走读广西·童阅之声”绘本故事讲述大赛决赛在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从民族传说《最后的百鸟羽衣》到红色故事《丰碑》,从历史故事《岳母刺字》到动物绘本《狐狸列那》,来自广西14个地市的青少年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演绎,呈现了一个个富有教育意义或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
“今年,‘走读广西’品牌再次创新,联合广西各地市公共图书馆开展首届绘本故事讲述大赛,以‘比赛+走读’的形式进一步丰富‘走读广西’的内涵。”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钟晖介绍,自今年6月开赛以来,大赛吸引了广西14个地市的约11万名少年儿童参与,通过搭建绘本故事讲述的舞台,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酣畅淋漓的比拼过后,是畅快有趣的走读。大赛第2日,42名参赛选手及其家庭共同踏上走读北海的旅程。当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读分享会在北海银滩海境时尚馆拉开帷幕。踏上时尚馆的4楼,一个充满书香的绘本世界让所有人惊喜不已。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聆听阅读推广专家分享的关于青少年阅读和绘本活动的心得体会,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品读由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推出的原创绘本《谢谢你,红树林》,从故事中了解到红树林的生态结构,激发了大家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
分享会还设置了绘本交换环节。其中,来自玉林的徐鹭歌与同是玉林地区的参赛选手钟薇冰交换了绘本。徐鹭歌交换的是她参赛的故事绘本《被蔬菜吓坏的熊》,她希望能和新朋友一起学习书中动物的智慧。而处于换牙期的钟薇冰则送出了她喜欢的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在美景中收获知识和友谊,还有比这更棒的旅行吗?”一名家长感慨。
“北海银滩海境时尚馆是北海市推进实施‘文化润景’工程的一个项目点位,我们希望以走读搭建一座桥梁,让参赛家庭走进北海,了解北海的历史文化。”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其馆长姚小玲希望以活动为契机,吸引更多亲子家庭带着书本走进景区,以文化润景,让更多孩子在旅行中感受阅读与文化的魅力。
北海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滨海之城,也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此次走读活动还走进位于廉州湾的海丝首港景区,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海丝首港的繁华场景。在海丝首港,亲子家庭在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品读了由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编创的立体绘本《海丝印记》,还通过海丝文物寻宝活动和海丝智慧棋竞赛,寻找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线索,以了解这段辉煌的历史。
“在这次走读活动中,我们针对青少年的特性,以他们喜欢的玩耍、交友、绘本讲述等形式,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姚小玲告诉记者,在活动中,通过穿插绘本讲述、游戏体验等,让青少年在研学中看到美丽的风景,在旅途中收获知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一级调研员熊健厚认为,“走读广西·童阅之声”系列主题活动融入绘本讲述大赛,形成了一人参赛、全家参与的趋势,同时通过联动各地图书馆力量,使活动辐射至全区,进一步拓展了走读的内容和形式,为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带来示范和启发。
发布于:北京
年度征文 | 重塑读书笔记:Obsidian 下的图书阅读
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生活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在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当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获取知识方式。在诸多的阅读方式当中,纸质媒介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媒介之一。而与之相应的则是阅读之后,建立在再利用之前材料的基础之上的输出,这种输出以我们常见的论文写作最为典型。每年的毕业论文、职称评审,都是一个「海量」阅读,「海量」输出的高峰。
在此前的文章 年末备考冲刺,这是我的纸笔方法论 当中我曾经提到过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使用过文摘卡这一工具。我个人感觉,文摘卡在进行纸质书阅读的时候,是非常好用的一种工具。它上面详细载明了关于一本书的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摘要等信息,在后续再次引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而且这种小小的纸卡携带的时候也轻松方便。尽管文摘卡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处处数字化的今天,文摘卡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手写的内容二次利用麻烦,也就是数字化的问题。
同样,在 年末备考冲刺,这是我的纸笔方法论 一文中,我使用纸笔做笔记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将散落于各处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知识点的图谱。
实际上,我也在阅读中采用了类似的方法。2021 年,obsidian 横空出世,它给了不少人以想象的空间,这当中也包括我。于是我对于我的读书的方法论进行了再一次调整。
纸质书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阅读的目的是将图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提取出来,并通过整理以备后续的使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与知识的处理、应用与内化相关。
知识的处理与归档
此前在阅读纸质图书的时候,我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文摘卡加上纸质的读书笔记。这些记录在纸本之上的内容对于帮助记忆很有用,但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的问题。在写论文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得比较夸张,一桌子的文摘卡最终要转换成 Word 文件中的一个个字符。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这些会用到的文摘卡或者笔记集中拍照,然后在电脑上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人肉进行图文识别。
在此之后,以涂书笔记为代表的一些主打读书笔记的 App 兴起之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这些读书笔记 App 部分地解决了我的痛点——文字 OCR 问题。当然它们也小部分地解决了读书笔记的归档问题。
不过这些 App 在长期使用之后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各家 App 开放程度不一,数据归几还是归他;OCR 的费用;后续笔记的框架、脉络梳理比较麻烦。
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读书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后续的知识应用。一本书只有引发我们的共鸣,我们才会对它印象深刻。而按照我自身的经验,在提取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得越「麻烦」就越容易引发共鸣。这种「麻烦」的折腾其实就是将书中的要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串起相关知识,进而梳理聚合成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框架,一个知识图谱。
然而在梳理笔记框架的时候,无论是专职阅读 App 还是读书笔记类的 App,它们做得都不够好。一本书划划拉拉下来之后,所形成的只是书中的章节片段。后续的图书框架脉络的梳理、调整很麻烦,经常发生从头再来大量填空的情况。这一点上,反而纸质笔记要更从容一些。
抛开外界因素回到阅读本身,随着阅读数量增加,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另类的书——采用 PPT 目录框架编写的图书和由一篇文章注水而成一本书。
前者与我们通常阅读的总分框架目录的图书不同, PPT 目录框架的书在目录上、关键点上存在极大的重叠。这些重叠的地方会给阅读以及知识点的整理造成极大的干扰,尤其是在一本书读完之后,回顾一下这本书讲了什么、整理这本书的逻辑框架的时候。
后者因为实际上能够用到的干货部分就只有那么多,当拓展成一本书的时候,知识的密度会严重降低。在阅读的时候,我遇到的极端情况就是一本书读到小标题层级就好。为了写书而写的这些多出来的部分会影响到书中知识点提取的效率,甚至因为这些内容遮盖到本应注意的内容。
解决方案与做笔记时用到的工具
为了更好地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尤其是阅读纸质书时遇到的这些问题,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基于图书目录,用手机搭建基础框架利用手机的便携与 OCR 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文字录入文本与导图结合,借助电脑的大屏幕优势,从全局把握全书脉络借助于网盘将手机与电脑打通
在这当中,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相应步骤进行调整或者合并。与方法相对应的,我在实操中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 App。
桌面端:安装了 Mind Map 插件的 obsidian
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在桌面端产出最终的成果,所以我这里把桌面使用的工具放置在前面。
选择 obsidian1 的原因其实很简单,obsidian 所依托的 Markdown 文件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用格式。这种和 txt 文件只差一个扩展名距离的文件格式,使用起来极其方便。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记事本直接打开Markdown 文件。当我们撰写论文或者其他场景需要用到我们的读书笔记时,我们可以直接从调用进行复制粘贴,乃至插入整个文件,即使我们使用的Word。
接触过 DOS 命令的同学或许对「 DOS 状态之下,可以通过 copy 命令将 txt 文件进行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文件的事情」记忆犹新。Markdown 文件也可以。
cmd 模式下,通过 copy,实现两个 md 文件相加实现文件合并的效果
尽管其他的一些 App 也提供了导出功能,但实际上这些 App 导出来的东西总是差那么点意思,用起来并不是那么地便利。自己费劲将散落的要点划拉到一起的目的自然是养用结合,而不是不被那些 App 用栅栏圈起来难以复用。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思维导图的作用。所以 obsidian 的一个思维导图插件自然就是必备了。这里我使用的是 Mind Map 插件。 通过该插件,Markdown 文件中的目录层级关系会自动地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而无须进行手动干预。
云端同步:iCloud
Obsidian 是一个基于本地的工具,但在今天云端同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考虑到 iOS/macOS 整体的生态情况,我将 obsidian 整个文件夹架设在 iCloud 上,使用 iCloud 进行同步。除了 iCloud 之外,OneDrive、坚果云其实也都是可用的选项,这里不过多进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iCloud 在涉及 Windows 平台的时候同步经常会拉胯,需要进行赋能。
移动端:能读取网盘同步内容的 Markdown 编辑器
之前阅读的时候,我使用的是文摘卡进行摘录原文要点、整理笔记。此时,我使用了手机来取代文摘卡一部分的工作,文摘卡的另一部分职能由 App 自身所取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 obsidian 自身也有移动端,但是我觉得它的移动端并不是很完善,而且显得有点重。在手机上,我使用的是一个叫做 1writer 的 Markdown 编辑器。除了个人使用习惯之外,1writer 提供了丰富的、可自定义的浮动工具栏让相关操作更方便。通过它,我能够较为迅速地读写存储在 iCloud 当中的读书笔记。
iOS 平台上类似 1writer 的 Markdown 编辑器数量众多,不必拘泥于特定 App ,根据个人情况自主进行选择即可。
纸质图书必然会涉及一个 OCR 问题,我没有用 iOS 自带的方案,而是使用了讯飞输入法的 OCR 功能。
具体实践:从细分到统合
在方案和工具之后自然就是实践,这也是检验方法是否能长期使用的准绳。所以从这里开始就是我自己的具体实践情况。
全书阅读与笔记摘录、随想记录
在这一步最主要的操作就是,在 1writer 框架下利用讯飞OCR功能将书本中的文字识别到文件当中。Markdown 类的 App 浮动工具栏功能比较丰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进行调整。录入过程中的偶发错误的字可以通过输入法的手写功能进行修正。
扫描实现纸质文档电子化
像日常中普通的阅读一样,通览全书的目录之后、扫一下书的内容,一本书的阅读就开始了。这里也别无二致。
接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页面为单位,直接识别第一页的图书目录。在 OCR 目录时,页码也会识别上去。页码建议保留。因为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累赘,而是将来引用查证原文时的依据。
从这里开始就涉及了层级划分,通常情况下我将书名作为整个读书笔记目录的第一层级,作为图书序、跋、正文各章节即为第二层级,后续的其他层级结构依次类推。
第一页目录识别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正文的阅读了。
阅读正文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直接使用手机进行 OCR,然后将文字保存在对应的目录之下。书中文字触动自己、引发共鸣的地方也一并录入在内。
在这一步,可以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层级调整,也可对原作者观点与案例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但就整体而言,在这一步,我的建议是尽量在原作者搭建的目录之下进行调整。
随着阅读的不断推进,识别后的目录会逐渐地用完。这时再回头识别新一页的图书目录,然后再次阅读正文,依次循环直到全书阅读结束。
读书笔记局部调整
在上一小节中,我提到了「可以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层级调整」,这一部分可以看成是对它的具体阐述。考虑到它比较重要,所以我单独把它挑出来了。单纯就次序而言,这一步可以与上一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阅读完特定章节时回头看。
在使用阅读类 App 阅读电子书时,App 一般提供的功能就是划线和批注。它们留给我们的可操作空间很有限。对这些划线和批注的内容整理并非易事,往往需要另起炉灶。而在使用纸质笔记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度就要稍大一些,可以见缝插针地追记。与纸质笔记相比,电子文档就要更胜出一些,它的文字与文字、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近乎无限地插入内容。
读书笔记的局部调整通常是在手机上进行。受制于手机显示屏的大小、章节框架,调整的视野(包括物理上的与思维上的)一般不会太宽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称之为「局部调整」。不过,这里不需要担心,下文有处理办法。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因为图书著述以及我们自身的原因会对读书笔记进行调整。按照我的经验,这种调整主要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调整时,用来标记的页码请勿删除,以免影响后续使用。
重新适配次级目录
对于不按常理出牌的图书,或者是 PPT 目录框架下产生的图书,它们的读书笔记在章节范围下进行局部调整。这也就意味着部分的内容需要提前或者后置,笔记的层次结构将与原书有所不同。
此外,作者在写作过程之中的思维发散点有时并没有放置到相应的目录之下,但是又相对地比较重要,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将这些真知灼见还原至它们应该在的地方。
引发的共鸣要特殊标识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醍醐灌顶之感,或者作者的某句话击中了我们的灵魂深处;再者,一些重点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这些内容,在进行局部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特殊标识。
挤一挤水分
这里挤一挤水分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对于原书的内容挤水分——去芜留菁,一个是对自己的笔记内容挤水分——删减重复内容。
前者主要针对于那些一篇文章拓展成一本书的情况。这样的图书大致上保留小标题已经能够实现图书内容复现了。后者主要是自己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尽量地保持精练,相同意思的表达留下一处即可。当然对于那些可能会用到的案例、故事可以记录的稍详细一些。
基于导图,从头再来
一本书阅读完之后,基本上我们就会积攒下 1000 字起的读书笔记。此时如果继续拘囿在手机的小屏幕上已经显得非常不合适,内容已经要求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大的空间对整本书进行把握。除了物理层面的显示屏的因素之外,我们更需要从一个更大的视角,一个超越局部篇章的视角,对于全书进行审视。
在旧文 年末备考冲刺,这是我的纸笔方法论 中,我利用了思维导图对于散落于各处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同样,对于图书阅读也是如此,我也使用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于全书的知识点进行耙筛,只不过这一次使用的数字化的形式,借助于安装了 Mind Map 插件的 obsidian。
obsidian 的布局。如果与 Windows 下的 iCloud 同时在用,注意防止 iCloud 抽风。
借助于思维导图,从大逻辑上理顺全书
全书阅读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打开 obsidian 从全书的视野来处理笔记。在 Mind Map 插件视图之下,一本书的笔记层级结构会自然地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
在思维导图模式之下,趁着对全书内容印象深刻,我们首先在整体上回顾一下全书的整体脉络。此时,我们能够看出自己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层级上的不合理之处,或者其他的不妥之处。通过视图中,文本与思维导图的对照,我们可以快速地理清脉络,进而对那些与整体框架不匹配的部分进行提升、降级或者转移处理。
根据呈现的导图调整文字内容与结构
从整体到局部,再次微操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一步有时候会和上一步合并在一起进行。具体根据个人习惯与阅读情况进行。
在经过了一番整体框架梳理工作之后,我们的脑海中对于全书的视角的把握会更加地清晰起来,这就更有利于我们从整体的视角来把握和回顾整本书。
再次循着思维导图框架的脉络,从干到枝,我会对笔记的细节部分进行微调。此番调整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细部逻辑优化,另一个是语句的精练。至此,那些保留了的案例、故事可以给它们加上小标题,以便于后续著述时引用。
附上图书自身信息
就像一本书有序跋一样,在整体的笔记框架结束之后我通常会为这本书增加上「参考资料」一节。「参考资料」与正文章节层级相同。这部分的参考资料主要包括该图书的封面、作者、版次与图书的豆瓣链接。经常阅读的同学应该不难发现同一图书的不同版次内容会有所差异。
读书笔记实践中的未尽事宜
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没有顾及到,但是在特定场合它们又显得比较重要,我把这些问题汇总在这里。
关于电子书阅读
尽管文中所提到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纸质图书,但是它同样适用于电子书的阅读。在涉及阅读电子书的时候,整体的流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需要把移动端的 App 切换成桌面端的 obsidian 即可,也就是讲全程在 obsidian 中操作就可以了。流程中所涉及的步骤,是一个完整版的步骤,实际上的流程运作视阅读的图书质量进行增删。
电子书阅读流程示意
阅读中的页码问题
记笔记的过程中,目录中的页码建议保留以便于后续查阅。非扫描版的电子书页码随机性比较大,所以页码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与此相关的,对于(后续非常可用到的)学术著作向的图书,建议是原文摘抄、批注与原文相区别;而对于那些不会涉及引用原文的图书,可以尽量地精简。
Obsidian 的工作区与视图
在使用 obsidian 中整理的时候,我通常把工作区分为三部分。左边为编辑器,左上为读书笔记部分,左下为 Mind Map 呈现思维导图部分;右边为大纲目录部分。这样的布局是因为 obsidian 中的由 Mind Map 插件呈现的思维导图不能与其上方的笔记联动,所以需要借助右边的大纲目录快速定位进行调整。
为了更快更方便的操作,我通常是把特定的视图(workspace)进行了保存,这样可以快速切换至相应的操作界面。与阅读相关的,我设置了一个普通编辑模式的 workspace 和一个带思维导图的模式的 workspace 。同时也利用 cMenu 插件把 cmd+p -> Mind Map:Preview the current note as a Mind Map 添加到了浮动工具栏中,点击即可显示导图。
通过 cMenu 插件添加 Mind Map 命令,从而快速打开相应的导图
双链与阅读进度管控
双链是 obsidian 的特性之一,在后期整理时可以通过为部分内容增加链接的形式发散拓展与之相关的思路。这样既可以相互支撑,又可以实现融会贯通、加深自己的记忆与理解的效果。不过,需要严格控制一篇笔记中双链的量,双链过多不仅会造成疲于操作,更致命的是会在回顾时分散精力。
除此之外,在使用 obsidian 处理阅读笔记的时候,我还通过在笔记中增加 yaml 标识进而通过 dataview 插件汇总统计,利用 obsidian 的看板插件所搭建的看板对阅读进度进行管控等方式。考虑到它们与本文关系并不是不大,这里不做过多展开。
进度管控看板:待读 -> 阅读中 -> 回顾 -> 归档
写在最后:作为人的工具和工具的人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屈原《楚辞·卜居》
时代在变,我们读书的方式在变,但是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始终未变,我们使用工具的初心不变。然而异化经常发生,我们把方法当成了目的,把助力获取知识的工具当成了自己要去获取的知识本身,把自己变得就像给工具配的那个人。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糊一个纸盒子而上一条生产线。
尺有所长,特定的工具与方法,同自己当下的状态相结合,能够实现自己的最优解无疑就是一件最有效率、最有意义的事情。就像 Markdown 一样,看似朴素的东西反而绽放出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发布于:广东[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