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典货源网!

免费发布信息

位置:万典货源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信息专题 >  韩媒刊文: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

韩媒刊文: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

来源:微商网

2024-09-17 11:56:09|已浏览:34次

韩媒刊文: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中国 2024浦江创新论坛新卫星批量生产“里程碑” 为中国“星链”打造“星工场” 

韩媒刊文: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中国

韩国《中央日报》日语版7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中国 位于韩国庆尚北道的A公司从2022年开始生产服务机器人,但因所需投资过大并未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在生产线上手工拧紧机器人的螺丝。该公司负责人说:“在中国制造机器人竞争力强、整体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大额投资会成为公司的负担,需要再观望一下。”

A公司的情况也折射出中国企业遥遥领先的现状。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已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能大量生产服务机器人。这种背景下,韩国企业在投资方面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竞争力。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本土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逐步渗透韩国市场。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发展为“高度自动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2022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为29.03万台,占全球安装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还计划将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2年的每万名工人392台增加到2025年的500台。

在使用机器人的“灯塔工厂”方面,中国也处于领先地位。“灯塔工厂”项目是指像灯塔引导船只一样,?引进物联网和人工智能(AI)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以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共同遴选发布。其核心就在于机器人技术能力。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共有153家“灯塔工厂”,62家位于中国,占比40.5%,全球最多。与此相比,韩国只有5家工厂上榜。

中国机器人能搭载AI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科技公司优必选4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能与人自然交流,搭载了百度研发的语言模型。另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星尘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stribot S1”则能做到用水果刀削皮、熨烫衣服、给花浇水等难度较高的动作,已接近人类水平。(严格译)


2024浦江创新论坛新卫星批量生产“里程碑” 为中国“星链”打造“星工场”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低轨星座布局是全球航天科技前沿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天上午,2024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传出好消息,上海格思航天已经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卫星整星及星上电子学产品,为中国“星链”计划——“千帆星座”的实施提供卫星产品定制服务。

刚刚过去的8月,中国版“星链”——“千帆星座”首批18颗组网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上海格思航天正在为“千帆星座”打造“星工场”。

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在国家政策法规、技术升级等多重驱动下,产业发展迅速,相关应用不断落地。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部署下,《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卫星互联网成为上海市的重点特色产业。

“从成立之初,我们就定位在卫星的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形成了从整星研发制造到关键单机和零部件自研的全产品链能力,并打造国内首个实现‘研发、供应链、制造端到端数字化集成’的商用卫星批产智能工厂。”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格思航天自主研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卫星整星及星上电子学产品,具备高可靠性、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同时,设计基于COTS器件的电子学平台,制定针对性的商业航天元器件管理规范,在有限资源下,增加系统冗余设计,解决了传统卫星设计寿命长、研制周期紧张等问题。

特别是,在松江区的G60卫星数字工厂,配套了行业最先进的“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技术,是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其中,脉动式卫星生产线借鉴航空及汽车工业的高效流水线作业方式,生产1颗卫星仅仅需约1至1.5天,较传统卫星制造提升了3倍。预计到2026年,可达到每年500-600颗卫星的产量,彻底改变传统“人力密集型”的卫星装配模式,刷新了卫星批量生产“里程碑”。

发布于:上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