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典货源网!

免费发布信息

位置:万典货源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信息专题 >  云南建水青年创业者:巧手“织”花有一绝 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

云南建水青年创业者:巧手“织”花有一绝 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

来源:微商网

2024-09-03 11:49:08|已浏览:19次

云南建水青年创业者:巧手“织”花有一绝 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 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可能 

云南建水青年创业者:巧手“织”花有一绝

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2日电(李静双)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青山路紫陶大道上,一间小店里摆放的一盆盆“鲜花”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拍照。这些用毛线钩织的牡丹、蜡梅,还有皱纹纸做成的康乃馨,一朵朵栩栩如生。“这些花可以一直保持最美的样子,丝毫不逊色于鲜花的美感,预订的客人越来越多。”王榆涵开心地说。

王榆涵制作的手工花。李静双 摄

今年25岁的王榆涵,老家在建水县官厅镇烧瓦处村。“小时候,我和姐姐衣服袖口、衣角磨破了,母亲就用旧毛线勾些小花缝在破洞上,我也学着勾一些花做胸针,作为衣服上的装饰”。时间长了,王榆涵掌握了这门手艺。

2022年大专毕业后,王榆涵几经波折都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2023年初,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租了一个门面,开起了一间便利店。

起初,王榆涵对经营一窍不通,建水县烟草专卖局的片区客户经理根据铺面地理位置和布局,结合旅游景区周边消费特点,在货品陈列、购进上指导帮助王榆涵。在保证货品齐全的同时,增加建水特产销售,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加上王榆涵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服务周到,小店经营很快进入正轨。

小店位于建水紫陶里商业街入口,过往游客较多,有游客向王榆涵提了建议,希望能在礼品搭配、包装上多些创意。客人的建议启发了王榆涵,她一边在网上自学,一边自己实践,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到武汉学习了礼品包装、伴手礼制作,不断积累经验。

礼品包装几乎没有固定模式,送的群体不同,要求就不同,每次客人到店,王榆涵总是耐心询问客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来用心包装。从简单包花束到礼品盒,王榆涵不断练习实践,为了让顾客满意,最多一次,一个礼盒包了20次。

“每一份礼品都有它的寓意,蕴含了满满的祝福。”每一份礼物王榆涵都要花不少心思,例如在六一儿童节送给小朋友的礼物里,她在每个礼盒里附带了一本精美的故事书,让孩子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快乐、得到成长。

店里生意空闲时,王榆涵就会坐在桌子前,构思图案、修剪形状,制作手工花,她制作的手工花造型别致、栩栩如生。一些顾客到店里买东西看到她制作的手工花时,会观赏一番,还会询问制作方法,王榆涵总是耐心讲解制作步骤和方法。有时遇到时间充裕的顾客,还会一起现场制作,一束束美丽的花朵,在王榆涵的指尖一一绽放。

王榆涵制作手工花。李静双 摄

如今,王榆涵的小店成了紫陶大道上的网红打卡点,客流量不断。“希望自己制作的礼品更有创意,比如增加一些建水风土人情的元素,做出有特色的伴手礼。”对未来的规划,王榆涵信心满满。(完)

发布于:北京


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 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可能

2022年的到来并未如期带来一些好运。疫情依旧反复,形势依旧严谨,被流调报告曝光的无数生活轨迹让人唏嘘,也让人疲惫地感觉到某种无能为力。

迷茫和焦虑频繁造访,未知与不确定成为常态。

然而,即便如此,生活仍会继续。

我们没有暂停时间的能力,无法终结,只能前行。

在这样的时刻,依旧有一些人执拗地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着。

他们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却不约而同地以自己的方式抵抗着复杂的现实,走上了一条不被看好的路。

这些故事或许能带来感动与启发、力量与希望。

01

转行之前,马兰花的身份让人羡慕。

她从清华毕业后,进入一家股权投资公司当了投资经理,名副其实的高薪白领。不久后,和在清华园里相识的爱人步入婚姻,很快儿女双全。

乍一看,完全是标准的人生赢家。

很多人都觉得她该这样走下去,包括30岁之前的她自己。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偏差。当时,她居家办公,有了更多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他们一同学习、读书,偶尔会用视频记录这些日常。

无心插柳柳成荫。儿子不愿去幼儿园的视频突然爆火,她成为备受关注的“清华妈妈马兰花”。短短一个月,她积累了百万粉丝,连自己都感到意外。

与此同时,她耐心教导儿子毛笋和女儿毛竹读书的内容也得到了关注。很多人来到她的账号下留言咨询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希望她帮忙推荐给孩子看的书。

突然涌入的流量给了她底气,她意识到这是个改变的机会。“我活了30多年,从来没被100多万人喜欢过,我要去试试。”

就这样,马兰花干脆利索地辞去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了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创业。总结了大量的粉丝留言后,她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把优质的育儿绘本分享给粉丝”。

从小到大,她一直是细致的优等生,毕业后从事的也是审慎的工作,这让她在挑选书籍时严谨而周到。

每次要推荐一本书,她都会自己反复阅读、斟酌,先把书研究透了,才知道适不适合孩子读、适合怎样的孩子读。

有一次,她对一个词汇拿捏不准,不知道是否会对孩子有影响,还特意请教了自己的心理学朋友。

她敢非常大胆地保证:“我推荐书前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是否愿意拿给毛笋与毛竹看。”

自从在抖音上开始卖书,关于她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有人说她打着名校旗号博关注,也有人觉得清华白白培养了她。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清华毕业来当带货主播?是不是太跌份了?

但马兰花并不后悔。

自打成年后,马兰花就常常为自己幼年时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而感觉遗憾。读书时,她的语文成绩总是拖后腿,似乎与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小城市里靠高考走出来的人,她始终记得自己刚刚来到北京时,有非常强烈的落差感。那些在大城市里成长的同学,仿佛和她有着天然的界限。

“我可以想象到,手机屏幕后头,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和以前的我是一样的。”

她知道光凭几本书不能完全弥补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但她坚信,书本至少可以让孩子们有机会看到更大的世界,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安。

书籍和阅读是珍贵的,是有价值的。

所以马兰花非常坚定。“很多家长告诉我,因为我的推荐,孩子爱上了阅读。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去做的事情,这也是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抖音电商的用户覆盖面非常广,她想借此机会,把值得读的书本推荐出去,为更多的孩子打好基础,帮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鼓励他们往高处走。

来自家长的认可给了她鼓励:“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你一样,读书、思考、上大学。”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分享的内容和推荐的图书,仿佛蝴蝶扇动小小的翅膀,不知不觉对别人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她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成为别人的动力。

马兰花想继续在这条不被看好的路上走下去,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这件事情背后真正的价值。

02

吴秋月的故事恰好与马兰花互为镜面。两个年纪相仿的女性,一个走出去,一个走回来,却殊途同归般证明了,每条路都有越走越宽的可能。

秋月的故乡在四川泸州纳溪区竹海村。地如其名,有10万亩竹林,起风时摇曳如海,尽显婆娑。与美景相对的,是闭塞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活条件。

当地没有工作机会,孩子们长大了,都会进城务工。2006年,秋月中专毕业,被学校推荐去深圳工厂,在流水线上给摄像头点胶,一个月底薪750元。

每个月发了工资,秋月只留下一点零头当生活费,剩下都寄回老家,日子过得颇为拮据。最窘迫的一次,她和爱人黄中平翻遍所有的衣服兜,才凑出两块。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让秋月觉得煎熬的不是苦,而是对父母的愧疚。

每每从外乡辗转回家,秋月明显感觉到父母老了,渐渐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身体都是信号。意识到双方父母需要照顾,两人决心不再漂泊,回到泸州创业。

2012年是电商发展的风口,他们开网店卖女鞋,后来又改卖冷吃兔、麻辣猪蹄这类四川小吃。

两人都是认真负责的性格,做产品就踏踏实实做,从品质到服务都精益求精,“尽量做到至少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一个状态”。

生意眼看越做越好,偏偏赶上2018年非洲猪瘟,原材料涨价,店铺赔钱,只好关闭了。

这次失败给秋月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些外债,“好几个晚上基本没睡着觉”。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新冠疫情爆发,泸州处于半封闭状态,为了最大程度缩减开销,他们索性搬回了竹海村的父母家。

闲暇时,秋月想到拍短视频,记录家乡的美食美景。

上山砍竹子、挖竹笋,下山做豆花、烧川菜。腊肉蹄花汤、干锅兔、藤椒鱼,一道道家乡美食拼凑出亲切且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让人欲罢不能地反复回味。

当灶台烟火气一次次在画面里寥寥升起时,不少网友隔着屏幕被热气腾腾的美食所吸引,下意识地主动提问:“有没有家乡特产,想买点尝尝。”

她敏锐地意识到直播电商是新的机会,小心谨慎地开始第三次创业,想把当地人非常喜欢的“高山萝卜干”做成品牌,推广出去,让家乡美食被看见。

很快,她联系到一家因疫情准备关闭的萝卜干工厂,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做了调整,把辣椒换成了子弹头辣椒,更爽辣,再浇上特意调制的红油,浓香诱人。

萝卜干刚上线就卖爆了,直接销售一万多单。她没有急着继续卖货,执意要等第一批反馈出来再继续。

结果没有让他们失望。

相比普通萝卜,高山萝卜本就更甜更脆,再配上独家配方,极其下饭,收获了一干好评。唯一遗憾的是,运输会导致瓶体胀气。秋月立即主动提出赔付损失,又联系了专家解决问题。

就这样,高山萝卜干成为了“川香秋月”的招牌产品,销售量稳定上升,一时间供不应求。

前端产品的销售也带动了后端产品的需求。当地的高山萝卜产量远远不够,秋月又忙着物色其它种植产地,找到了理塘。

理塘和纳溪的海拔接近、生态环境相似,且地势开阔。秋月行动力强,立刻联系当地政府,提出深度合作,由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当地农民种植,帮他们把收入翻了五倍。

如今,秋月的萝卜干越卖越好,他们陆续推出红油豆瓣酱、钵钵鸡调料,同样很受欢迎。

产业链逐渐完善,还连带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让大家一起过上了有奔头的好日子,“我们希望能继续踏踏实实地把家乡的农货卖出去,让大伙儿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

03

吴秋月传承了家乡的美食,而朱立群传承着家乡的织罗技艺。

你听说过“罗”吗?这是丝绸的一种,据记载是古代王公贵族最青睐的高端面料之一。

丝绸的种类是按照不同的组织结构进行区分的,其它的丝织品经线都是直的,但罗的特点是经线相互交缠。其织造工艺繁复,能形成天然纱孔,质地轻薄、通风透凉。

2014年,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了一件压金云霞翟纹霞帔,是非常典型的罗织物,据说是迄今为止经密度最高的八经循环四经链式绞罗,需要非常高超的织造技术。

当时,受社科院邀请,研究并复原这种织罗技法的,正是朱立群。

他是吴罗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吴罗,也叫作苏罗,是源于苏州的一种织罗技法,曾在元末明初逐渐消失。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在苏州逐渐恢复。2016年,故宫博物馆修缮宁寿宫的符望阁,用来制作漆纱窗的也是苏罗,是特意委托了苏州博物馆找到朱立群完成织造的。

从19岁进纺织厂到现在,朱立群织了四十多年罗,研究复原了包括四经绞罗、素罗、花罗在内的多种珍贵丝织品种,却越来越担心这种古老的技艺会失传。

不怪他有这种想法。时代变得太快,“古人总说‘绫罗绸缎’,但现代鲜少有人能分得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提到“罗”,很多人的表情都是茫然的。

就算听说过,也会有人下意识地陷入认知误区,认为这种珍贵的织物只适合放在博物馆里做展示,并没有什么日常使用的空间,也没有接触它们的机会。

朱立群忍不住想,没人用的技艺怎么传承呢?

他一直在寻找让罗走出博物馆、走进生活的方式。

二十年前,他下海创业开了家工厂,生产、销售罗织物。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让罗织物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变成日常流通的商品,而非博物馆的藏品。

结果并不理想。大众还没有形成对罗织物的认识,谈何购买呢?

后来,他断断续续尝试过不少线下的宣传方法,办讲座,做科普,但收益颇微。

不巧的是,还没等他想好后续怎么做,疫情又来了。

过去的苏罗市场就那么大点,大部分订单都来自国外,但疫情之下,订单锐减,国内需求暂时还没发展起来,小小的工厂岌岌可危。朱立群十分发愁。

直到他跟着年轻人学会了上网“冲浪”,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最近两年,朱立群看到身边很多年轻人都在刷短视频、玩抖音,每天都不亦乐乎。他跟着去看那些流行的、新鲜的内容,果然有所发现。

在抖音上,有不少年轻人身穿汉服上班、逛街、玩滑板、弹奏乐器的日常视频,这让他意识到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而且舍得为这些文化进行投入。

苏罗不就是适合做汉服的好料子吗?这样想着,朱立群干脆开了个抖音号,直奔主题。

“中国那么大的市场,100个人里要是有一个人能透过屏幕爱上我们的罗织品,那也是一千多万的潜在客户了,还愁养不活我们几家小工厂?更重要的是好手艺也不愁没人欣赏,没人传播了。”

他像老师一样在这里做科普,直接搬了织布机到直播间,一边讲苏罗工艺,一边展示纺织技法,听得大家欲罢不能。

短短半年,吸粉十万,有人主动私信问他:“朱伯伯,我能去你那边学织罗吗?”

朱立群当然求之不得。他原本就是想通过网络的力量,吸引更多愿意投身行业的年轻人,让织造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注同时带来了购买。在朱立群的直播间里,年轻人们给了传统手工艺最热忱的关注与支持。

伴随着国内零散订单的增加,工厂熬过疫情,活了下来,销售重心也逐渐从海外转移到了国内。“2015年以前出口订单占到八成,现在这个比例倒过来了,主要都靠国内。”

以直播和短视频作为载体,长期鲜为人知的苏罗终于焕发了生机。朱立群愿意相信,这些传统文化的未来就藏在这里。

04

新兴的科技手段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活力,也给了经历苦难的人重拾尊严的机会。

杨蒙蒙对此深有感触。

2018年的车祸是杨蒙蒙生命中的一道坎。

车祸前,他的生活平凡而幸福,有着恩爱的妻子、可爱的女儿。通过多年打拼,两人在老家盖了房、买了车,准备把女儿接来身边一起生活。

车祸后,一切美好都成了泡影,他的世界变成了黑色。回忆起来,妻子马纪霞说不清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她记得自己站在手术室外,从一个又一个走出来的医生口中,听到了接连不断的坏消息。

一会是胸椎断了,一会是右手手腕废了,一会是肺部感染,一会又是大脑出血,她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最后“庆幸他只是盲了,没有瘫痪或变成傻子,术后也没有感染”。

医生报出的后续治疗费用高达七八万,这个数字仿佛晴天霹雳,让马纪霞懵了。

她想了所有能想的办法,求亲戚,找朋友,打电话,拍视频,几百几千地筹钱。这些数字一笔一笔地记在了她的小本子上,等着以后慢慢还。

几天后,杨蒙蒙醒了,眼前还蒙着纱布,摸黑写了纸条,托护士转交。“这十年,我认识你,是最伟大的事。”对着歪歪扭扭的几行字,马纪霞哭成了泪人。

出院回家以后,杨蒙蒙的性格变了很多。

看不到光的世界里,人很容易失去安全感。对杨蒙蒙来说,这种感觉尤甚。

过去,他在家是照顾人的角色,琐事都是他负责,马纪霞什么都不用管;现在两人的角色对调过来,妻子不得不付出十二分的精力来照料他,他觉得“我这个人已经没用了”。

他频繁地对马纪霞发脾气,为了小问题不断吵架、争执,把糟糕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杨蒙蒙有一些隐秘的私心,他想让妻子离开自己,不要被拖累。

马纪霞却一丁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她体谅失明的丈夫,觉得他的日子肯定比自己难捱,想方设法鼓励丈夫重新振作。

变化是由一把吉他带来的。杨蒙蒙以前就喜欢音乐,爱唱歌,如今摸黑捧着吉他,也学得很快,两个月后就能在女儿生日时,完整弹唱一首《生日快乐歌》。

尽管是细微的阶段性成功,依旧能提供久违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蔓延到生活中,让杨蒙蒙重拾了自信。他学着洗衣服、做饭、干家务,还能摸索地上螺丝、装家具,比看说明书的马纪霞动作还快。

笑容重新回到他脸上,“只要还能做事,一切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夫妻俩的生活渐渐重回正轨。

没出事前,他俩就爱拍抖音,用各种搞怪的方法记录甜蜜的日常;后来,马纪霞重新找回了账号,分享杨蒙蒙从阴转晴的改变。一方面为了记录,另一方面希望能鼓励到和他们一样在苦难中挣扎的家庭。

平时,杨蒙蒙会直播唱歌弹琴,通过读屏功能和大家互动。很多人被他们的故事打动,热情地刷礼物,夫妻俩总是觉得不好意思,一直强调不要刷。

后来是粉丝给了建议,说你们不如开个橱窗带货吧。两人商量了几天,觉得可行。杨蒙蒙有了失明后的第一份工作。

讨论卖什么时,马纪霞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适合孩子用的小零食和日用品。

买回来女儿会先试吃试用,经过“真人检验”,质量过关有保障,卖起来踏实、安心。有粉丝买了以后给她留言:“以后零食都在你这买了,我家两个孩子,每天零食不断。”

马纪霞很感恩,她知道这些好心人想拉他们一把。

去年初,杨蒙蒙用卖货的收入,为妻子买了一部手机,郑重地送出了礼物。“好久没有给你买过东西了,三年来挣的第一笔钱,感觉自己又有用了。”

这是出事以后,杨蒙蒙最开心的一天。

05

截至2022年初,马兰花已经在抖音电商累计售书超116万单。

有不知名的好书经过她的推荐被更多人看到,也有很多来自小地方的家长听从她的建议给孩子买了合适的书籍。这些都让她感到欣慰。

她期待,从一本书开始,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未来。

在去年年末的泸州市纳溪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吴秋月以区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提出了建立楠竹笋深加工厂的建议。

高山萝卜干的成功经历已经让她意识到,一款深加工的美食足以撬动一个产地的变革。

她希望,用自己的经验让家乡的更多美食走出去。

当越来越多罗织物通过抖音电商销售出去、被更多人穿在身上时,朱立群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肯定。苏罗以一种普适的方式走进了国内市场。

尽管一门传统手工艺的落地、普及和传承仍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土壤里依旧埋藏着热爱的种子,总能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他看到,传统文化的未来正在展开。

杨蒙蒙已经能越来越熟练地完成电商涉及到的工作。过去的他内敛、沉默、不善表达,现在却能够在镜头前,和大家自如地互动、沟通。

伴随着收入的稳定增加,欠款一笔一笔被划掉,日子有了奔头。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里,杨蒙蒙重拾了自食其力的尊严。

他相信,在黑夜里也能看到明天的曙光。

1月25日,“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把这四位创作者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抖音电商也将通过“全民好书计划”“山货上头条”“看见手艺”等一系列专项计划,鼓励更多人加入进来,为更多有梦想的创作者提供有力支持。

窗外的风依旧是凉的,这个冬天还没有过去。

但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那种生动而珍贵的力量,带来了蓬勃的温度。

虽然迷茫和焦虑依旧伴随着我们,至少有人用行动发出信号,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身份背景,无论过去曾经经历什么,每个人都拥有重新出发的可能性。

在这条或许不被看好的路上,你不会孤独,不会无助。

因为始终有同行者,彼此扶持与鼓励,一起去往另一种远方。

发布于:北京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