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09:00:22|已浏览:8次
江苏苏州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工作 布隆迪总统向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颁发荣誉证书,
江苏苏州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工作
从2014年启动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到2020年获批全国首个智慧农业改革试点,以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江苏苏州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工作。
智慧农业:为三农各环节安上“智慧之翅”
自2020年以来,苏州市瞄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定位,统筹协调“三农”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智慧化进程,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改革试点工作。
苏州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为原则,支持经营主体开展智慧农业探索。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智慧牧场(生猪)、智慧渔场、智慧菜园、智慧园艺5类智慧农业生产基地的地方标准,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建设参考。另一方面,苏州加速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智慧场景,已累计打造涵盖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菜园、智慧园艺等的示范生产场景57个。
同时,实施品牌化战略,在农业电商、智能农业装备、农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培育了30个智慧农业品牌,形成智慧农业品牌矩阵,助推农业智慧化升级、集群化发展,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此外,集聚产业发展载体。苏州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引导智慧农业集聚发展,以技术集成、科技创新为特色,引入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支持长三角智慧农业研究院率先落地发展,建成一批智慧化农业园区。总结投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企合作、政院合作、企业投资5类智慧农业投融资发展模式,为全市发展智慧农业提供经验。
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到期试验任务验收意见的通知》,原则同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的65项到期试验任务通过验收,苏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试点试验名列其中。
数字乡村:着力推动城乡“数字融合”
在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智慧乡村平台构建起智慧管理、智慧监管、智慧服务三大智慧化应用体系,提升村庄数字治理能力和数字服务水平。其中,针对公共服务“剪刀差”,创新打造了乡村治理子系统,通过农村要素的“互联网+”管理,推进“城乡普惠”;针对信息交互“孤岛墙”,创新打造了乡村文明子系统,通过村落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智能识别分析和实时监测响应,优化“数据善治”;针对要素赋能“隐形壁”,创新打造了乡村服务子系统,以乡村云物业系统为载体,为村民提供一体化物业管理服务,力促共同富裕。
近年来,苏州积极抢抓国家和省数字乡村试点机遇,系统推进《苏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着力推动城乡“数字融合”。截至目前,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117个,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两批累计28个,苏州市拥有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实现涉农县全覆盖。
苏州以张家港、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等试点地区为先行,整体推进全市8个涉农板块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体包括:全面推动村级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慧农村建设,制定《智慧农村建设与评价标准》,累计培育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精准有效、乡村服务高效便捷、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智慧农村165个。开展可感可及的主题实践活动。串联全市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8条数字乡村体验线路,开展“数字乡村苏州行”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成果。构建乡村直播体系。面向全市8大涉农板块打造“摩登乡野”苏州数智乡村第一直播间,提炼村镇优势、推动品牌农文旅活动、促进电商产品销售。发挥资源池支撑作用。邀请长三角行业领域专家和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共同对话,搭建交流平台;推进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与涉农主体的供需对接,切实让数据服务基层、服务产业、服务群众。
数字化平台:既有“大一统”也有“小巧灵”
苏州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化平台及应用不断上新。作为智慧农业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成果,苏州打造“一中心一平台”,坚持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串联市县两级,实现涉农数据采集共享;整合业务系统,实现涉农平台互联互通,构建“数据资源一张图”“生产经营一张网”“管理服务一朵云”。其中,苏州市农业农村云平台作为“集聚”中心,整合已有工作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一网登录、全网漫游”。苏州市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中心建成7大专题25个模块,汇聚各类数据5900余万条,形成苏州三农资源目录1562条,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安全、稳定、高效、可更新。
围绕农业生产管理,全市农场、畜牧、渔业、蔬菜、园艺五大条线底数清、情况明,农场面积、生猪存栏数、渔场产量等一目了然。围绕行业管理决策,多维度对四类农村集体资产数据统计分析,全市各板块资金收支、成交额排名、资金变化走势一览无余,实现资产上图、监管上网、交易上线。同时,苏州还建设了一批“小巧灵”的数字化应用。比如,作物云管理平台,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新技术,形成小麦、水稻生长监测“一张图”,通过1部手机、2张照片,实现农户方便、基层减负、服务高效。
苏州,正加速农业农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为农服务效能,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布隆迪总统向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侨网5月4日电 据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消息,5月2日,布隆迪政府在穆因加省乌穆科体育场举行盛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期间,布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向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为布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驻布大使赵江平和中国第五批援布农业专家组全体成员出席庆典。
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向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
恩达伊施米耶总统在颁发证书时发表讲话,他表示,2015年之前,布隆迪的水稻产量持续低迷。中国政府应布方请求,派出了由杨华德组长率领的第三期、第四期及第五期援布农业专家组。经过7年深入田间、村庄的考察调研、试验示范和现场培训等工作后,中国专家组成功将布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实现了飞跃性增长。
恩呼吁布隆迪人民向中国人民学习,通过勤劳致富,用辛勤的劳动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布隆迪。恩达伊施米耶总统亲自为杨华德颁发了荣誉证书,高度评价杨华德组长和中国农业专家们为布实现农业发展愿景所作的突出贡献,赞赏其在高质量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研究和推广中取得突出成绩,并称赞杨华德是“为布隆迪人民服务的楷模”。
截至目前,中国共计派出5批次45人次赴布执行农业技术援助任务。援布农业专家组项目涉及水稻、土肥、农产品加工、果树、畜牧、水产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杂交水稻培育和农村脱贫等领域,援布农业专家组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经验和成功范例,获得了布农业主管部门、当地农户和有关合作伙伴的高度赞赏。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