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典货源网!

免费发布信息

位置:万典货源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信息专题 >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来源:微商网

2024-08-20 11:49:35|已浏览:69次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调解后赔偿设计师经济损失

下面给大家讲解“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调解后赔偿设计师经济损失”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调解后赔偿设计师经济损失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

1月23日消息,小米 汽车 日前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设计师有话说”特辑将于今日陆续推出,由三位设计师@李田原Sawyer、@仇臻_DESIGN、@Shin__M带大家回顾小米SU7的设计历程。除了预热今天的活动外,小米汽车还分享了一组照片,据称是设计师手稿。

作为小米汽车工业设计总经理,设计首席,@李田原Sawyer曾在微博发文评价小米SU7。他表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是要求产品有审美耐久度。回归到汽车设计最本质的初衷,看看随着百年汽车工业发展技术一直在迭代,潮流一直在更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产品不断迭代,一路过来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米汽车将推出设计师特辑图源:微博@小米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在央视《开年迎新访名企》栏目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要努力成为全球前五车厂。现在小米汽车已小规模量产,预计2024年上半年上市。小米汽车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两三百万豪车的性能,9.9万元、14.9万元甚至19.9万元是在开玩笑。定价确实会有点贵,我们会在小米汽车正式产品发布会上公布。”

随后,雷军转发央视财经微博称,小米汽车的目标,就是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雷军再提小米汽车全球前五目标图源:微博@雷军

此前,小米汽车还发布了答网友100问(完结篇)。在文章开头,小米汽车明确表示,没有请代言人的打算。另外,目前小米汽车进展顺利,技术研发、产线爬坡、销服体系建设等所有项目均如期稳步进行。关于北京车展的参展事宜,官方也在筹备中。

对于小米SU7能否和之前的小米智能生态设备联动的问题,小米汽车回应称,小米SU7采用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的小米智能座舱系统,目前已有超过1000+款小米智能生态设备可无感上车。“小米SU7依托‘人车家全生态’闭环的基础,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

小米

小米汽车

小米SU7设计稿


企业广告使用未授权字体遭设计师起诉 调解后赔偿设计师经济损失

许多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都喜欢选择个性化字体用于产品包装上,以及用于海报宣传中,但商用字体通常具有版权保护,需要获得字体设计师或版权持有人的许可,才能合法使用,否则可能构成侵权。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字体侵权案件。

原告张某为业内知名字体设计大师,其设计创作完成了某体字库,该字体在笔画设计上锐利端正、严谨大方。

张某将某公司诉至金山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某公司立即停止涉字商品的销售与推广,更换并销毁带有某体字库单字的商品外包装,并向原告赔偿因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某公司承认其侵权的事实,但认为其不具有主观上的侵权恶意,而系工作疏忽导致,愿意与张某就损害赔偿达成和解;对于张某诉请停止侵权,更换商品外包装的请求,因为涉及字体侵权的商品达数万件,进行包装更换的成本过高,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调解。

最终,在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当事人双方就字体的使用达成许可协议,某公司自愿赔偿张某经济损失。

法官表示,虽然《著作权法》列明的作品类型中没有明确列出字体作品,汉字本身也处于公共领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是在通用汉字的基础上,通过变化的曲直、长短、形态等方式对汉字进行艺术化处理、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体现一定艺术美感的,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类型。被告某公司未经授权将案涉美术作品印制于商品外包装上,侵犯了案涉美术作品的复制权,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法官提醒,近年来字体侵权案件屡有发生,企业应提升对字体美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意识,为需要使用图片或字库等商业行为的开展采取一些防御性策略,比如对使用的图片或字体及时联系版权方采购正版;使用免费授权的图片或字体;对商业活动的宣传资料及时排查,确保不使用版权不明确的字体或图片;若字体或图片由第三方提供,需使第三方明确使用用途,并获得许可,以免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品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朱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