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典货源网!

免费发布信息

位置:万典货源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信息专题 >  报告:第一季度近六成职场人士有跳槽计划,完成跳槽的不足两成

报告:第一季度近六成职场人士有跳槽计划,完成跳槽的不足两成

来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2024-10-03 16:31:18|已浏览:1次

报告:第一季度近六成职场人士有跳槽计划,完成跳槽的不足两成 叫谁都叫“老师”?职场新人陷入“称呼困惑” 

报告:第一季度近六成职场人士有跳槽计划,完成跳槽的不足两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实习记者:王月竹

近日,招聘求职平台猎聘发布《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近六成职场人士有跳槽计划,其中想跳槽到互联网行业的人数最多,但实际上第一季度完成了跳槽的职场人不足两成。近六成应届毕业生期待月薪为5千至8千元,人工智能领域应届生招聘薪资最高,达到28.91万元/年。

从第一季度热门领域来看,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领域是碳中和,涨幅达到408.26%。排名第二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同比增长120.09%。

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热门领域是自动驾驶,薪资达39.05万元。位居其后的依次是车联网、芯片/集成电路、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及碳中和,年薪分别达37.70万元、31.09万元、27.89万元和26.14万元。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从新发职位的城市分布来看,新发职位数量占比最多的两个城市分别是上海(15.02%)和北京(12.14%)。另外,北京也是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32.02万元),深圳以30.80万元的数据排名第二。上海、杭州、广州位居其后,招聘平均年薪依次为29.47万元、25.14万元、23.09万元。

针对职场人的就业状况调研发现,2022年第一季度60.34%的职场人在关注新的工作机会,但实际上完成了跳槽的“打工人”仅占17.61%。此外,互联网仍然是职场人跳槽最想去的行业,占比达26.05%,超六成职场人表示没有“大厂情结”。

从完成跳槽的职场人涨薪情况来看,约三成职场人涨薪10%至20%;19.35%的职场人涨薪幅度在20%至30%之间;涨薪30%及以上的群体占比不足一成;超四成职场人士涨薪10%以下或未涨薪。

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活跃中高端人才数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30岁至35岁中高端人才占比最多,达29.92%。25岁至30岁人群排名第二,占比为27.73%。35岁至40岁的活跃中高端人才占比18.10%。

从投递领域来看,IT/互联网行业的投递人数占比最多,达到11.57%。排名第二的是生产制造领域,占比8.94%。企业服务、服务业、消费品领域依次位居其后,占比分别是7.55%、7.17%、6.95%。投递人数排名前十的领域还有金融、人工智能、房地产业、汽车交通以及医疗健康行业。

报告还分析了应届毕业生招聘就业情况。分领域看,2022年第一季度新发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领域是通信领域,对应的招聘平均年薪约24.42万元。能源环保、汽车交通、人工智能和生产制造是新发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排名前五的领域。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达28.91万元。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应届生投递最多的领域是IT/互联网,占比为12.19%;排名第二的是生产制造,占比11.16%;排名第三至第五的领域分别是企业服务、服务业、消费品领域,占比分别为8.07%、7.52%、7.23%;投递其他领域职位的应届生占比均小于7.00%。

分城市看,新发应届生职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上海以10.61%的比例名列第一。同时,投递上海、北京职位的应届生占比最多,分别达到13.76%和10.96%。投递杭州的应届生占比5.17%,排名第五。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调研发现,相比创业、自由职业等高风险选项,毕业生们更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或考公。

数据显示,约六成应届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参加工作,其中约22.14%已经找到工作;24.66%的毕业生准备继续深造;10.27%的毕业生打算备考公务员;准备创业、做自由职业以及享受间隔年(gap year)的群体占比均不足3.00%。

统计发现,最受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欢迎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37.40%的毕业生会优先考虑去国企工作。“考公务员去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也是较热门的选项,超两成毕业生在求职中优先考虑此项。

在薪资方面,近六成应届毕业生期待月薪达到5千至8千元,21.37%的毕业生期望月薪达到8千至1万元。期望月薪在1万至1.5万元之间的人群占比10.31%,期望月薪在5千元以下的群体占比6.87%,位居第四。

发布于:北京


叫谁都叫“老师”?职场新人陷入“称呼困惑”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叫谁都叫“老师”?合适的职场称呼怎么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郭韶明

相比于工作多年的人士,职场新人工作经验少,应变能力不够强,更容易对称谓问题感到困惑。

90后李依依的工作群里,“老师”以平均每天30次的频率出现。李依依在北京从事市场营销工作,这一称谓已成为她和合作对象沟通的固定用语。

在河北廊坊工作的李盈莹,有近10年职场经验。多数情况下,她以“姓+职位”或“姐哥”称呼对方,但在培训或开会等需要请教他人的场合,她仍会叫对方“老师”,觉得既礼貌又亲切。

日前,央视网在微博发起“你会经常用‘老师’称呼别人吗?”的投票,有10万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有约三分之一的人经常称别人老师。

作为建立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一环,职场称呼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效果。既显尊敬又不易出错的“老师”,可谓称呼的“万金油”。然而,“老师”被广泛使用的同时,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词语乱用,是对教书育人的老师的不尊重。那么我们应如何使用“老师”这一称呼?如何选择合适的职场称呼?

当“老师”这个称呼“通货膨胀”

在某科技公司从事运营工作的王欣,很讨厌称呼别人“老师”,觉得这是假客气、装文化。虽然她有时也用,但一般是为了“随大流”。在工作中,她更喜欢和同龄人以名字相称,对于年长者称呼“哥姐”或“老板”。

起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授课教师范阳阳也对此不解。“为了一节课,我们前期查阅了很多书籍资料,归纳梳理,传递知识,才能被称一声‘老师’。然而现在很多人什么都没做,也被这么称呼。”她觉得,这是对这一职业称呼的滥用。

不过,范阳阳后来逐渐接受并理解了这一现象。“三人行,必有我师。”她认为,如今群体沟通变多,上课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如果一个人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那么对方就是他的老师。“表面上看,似乎谁都能被称为‘老师’;实际上,很多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有面对真正尊重的人,认可对方时,他才会用这个称呼。”范阳阳说。

对于职场称呼,95后东北女孩赵丘经历了一番探索。上学期间,她从未称呼学校外的人为“老师”。研三时,赵丘在某公考培训机构实习,由于公司不少员工兼具职员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她直接称领导和同事为“老师”。毕业后,赵丘进入哈尔滨某物流运输相关公司工作,同事多用“哥姐”相称,她也沿用这一习惯。

赵丘真正称呼他人为“老师”是在一年前。彼时她被借调到北京总部,同期过去的还有很多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员。“当时的同事都互称‘老师’,刚开始我以为大家不熟,为了表示尊重才这么叫,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称谓。”在她看来,很多时候大家就是在工作中互相学习,“特别是刚入职时带你的人,相当于是你的师傅,称呼‘老师’没有什么不好”。

作为一位深圳的中学教师,丁花能够接受“老师”称谓被广泛使用。“姓比名好记,而且叫‘老师’比较恭敬。”由于在学校工作,和同事互称老师对于她来说,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不过偶有特殊情况,她说:“学校的财务和行政人员不是教师,但直接喊名字有点尴尬,所以最后我也喊他们‘老师’。”

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工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来半分看来,“老师”是一种避免尴尬的称呼方式。“在工作环境中,称谓是伴随着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的时候你不一定清楚如何称呼对方合适,而‘老师’这一称谓不论男女、何种职级或行业,都能适用。”她说。

称呼重要,但专业度更重要

来半分认为,称呼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通过称呼能够看出两个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尊称也能表现对对方的尊重。

记者观察到,在不同的行业、面对不同的人,得体的职场称呼有所差异:互联网公司常以花名或“×同学”相称;外企习惯使用英文名;有的行业偏好称呼职业,如“×医生”“×导演”;还有的行业则直呼其名或按年龄称呼“哥姐”……

面对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称谓给职场人士带来了挑战。因称呼不当,尴尬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最纠结的是称呼那些年纪相近但工作年限比自己长,且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丁花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有人选择用‘姐或哥’称呼,然而包括她自己在内,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称谓,“起码差个七八岁喊姐我才能接受”。

曾经有一个新入职的同事,虽然和丁花同龄,但一直喊她“姐”。“可能在他看来,自己很恭敬,但这让我非常不舒服。”待到和对方熟络后,丁花说明了自己的困扰,甚至和对方详细比较了出生年月日,最后发现同事比自己的月份还大。

因职场称呼陷入纠结,李依依和咨询行业的刘芳也曾经历。李依依刚工作不久,便被安排负责和一个重要客户对接。沟通在线上进行,对方叫她“李老师”,李依依受宠若惊,觉得自己资历尚浅,不配被这么称呼。“我要不要和他说,叫我‘依依’或者‘小李’就好?”李依依咨询同事,得到的建议却是不要说,“这是在放低你的姿态,容易让对方轻视你,不认真思考你的问题”。虽然不知说明称谓是否真的会对之后的沟通产生影响,但为了保险起见,李依依没有说出口。

实习期间,刘芳被派到乙方公司参与项目时,也被叫了一个不匹配的称呼——“刘总”。和李依依不同的是,她当即和对方委婉地表示:“您不用客气,叫我‘小芳’就好。”刘芳觉得自己并没有因为称呼而被忽视。

“称呼不合适可能影响对方的重视程度,但关键在于你本身的专业度。”来半分分析,如果你的专业度够强,对方不会在乎你是“小李”还是“李老师”;如果对方本身对和你沟通的事情不感兴趣,不论称呼什么,对方都会敷衍。“称谓很重要,但没有真正接洽的工作内容重要。”她说。

范阳阳认为,很多人特别谦卑,怕别人把自己高抬了。然而,既然双方能够合作,至少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和对方处于一种平视关系。在她看来,称呼“老师”是平等的体现,“小+姓”的称呼常见于上级对下属、长辈对晚辈之间,在合作关系中用这一称谓是不合适的。

如果想和对方拉近关系,范阳阳觉得可以主动说出自己偏好的称呼。“你说出来后,对方会衡量两人的关系,如果关系不到,对方可能还是保持原来的称呼不变。”她说。

提前准备,避免尴尬

进入一个新环境或认识新人,如何选择合适的称呼?

来半分建议,从职业、地位和企业文化出发,将常见的几种职业分类,而后根据类别了解该行业的社交礼仪。和对方关系的亲疏也是称呼的判断标准,“关系较近时,称谓可以随意些,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称呼也要正式”。

范阳阳介绍,一些职业有特定的称呼,比如工程师被称为“姓+工”,导演被称为“姓+导”等。“这些特定称呼具有个性化,使用此类称谓能够体现你对对方的重视,但在你不知道或没有特定称谓的情况下,叫‘老师’是最保险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范阳阳接待了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总监姓“付”,若直接称呼“付总监”容易和“副总监”产生歧义,因此大家叫他“付老师”,避免了尴尬。

据来半分观察,相比于工作多年的人士,职场新人工作经验少,应变能力不够强,更容易对称谓问题感到困惑。她建议年轻人,面对不熟悉的人,可以提前咨询前辈或做攻略,了解合适的称呼。“如果真的出现了尴尬的情况,心理强大一点,及时调整即可。总体来说,大家对年轻人还是比较宽容的。”她说。

在介绍自己时,来半分认为,我们应依据场合而定。如果你由前辈带领前往,不是这场社交场合的主角,最好不要太出风头。根据整体交往的节奏,决定在多大程度上介绍自己。如果是自己独自拜访,一定要介绍。

来半分同时提醒,以上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做法,对于外交外事场合并不适用。外事场合涉及到跨文化的问题,对于称谓要格外注意,提前准备。

对于被称为“老师”的人,范阳阳希望他们能扪心自问:自己能否对得起这个称谓?“老师要对人带来正向引导,希望每个被叫‘老师’的人可以配得上这一声‘老师’。”她说。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除范阳阳、来半分外均为化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