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16:30:52|已浏览:3次
惊天职场丑闻:6000元月薪背后的不堪要求 做到高管仍被骂“疯女人”,职场女性会经历哪些污名化?,
惊天职场丑闻:6000元月薪背后的不堪要求
“近日,有女生在招聘网站上应聘某装饰公司的前台职位时,月薪6000元的背后却疑似隐藏“陪睡”要求。”
这则新闻顿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让人们对受害者充满同情,更揭开了职场中性骚扰和性别歧视这两个沉疴已久的问题。
法律的缺失与受害者的窘境
尽管性骚扰在法律上被明确列为非法行为,但现实中,许多受害者选择了沉默。法律支持和执法力度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追求正义。同时,社会对受害者的偏见和标签化,更让她们在面对不公时选择忍气吞声。这次事件中,招聘者的恶行不仅突破了法律限制,更是对个体尊严的严重侵犯。
性别歧视:职场中的隐形敌人
性骚扰事件的频发,凸显了职场中性别歧视的深层问题。绝大多数受害者都是女性,这反映了性别不平等的顽固存在。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面对更多的性别审视和不公平待遇。这次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性别歧视和性骚扰问题依然严峻,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企业文化的病灶
招聘者敢于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暴露出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自净机制。企业文化如果不及时清理和改善,整个公司形象就会坍塌,甚至影响其未来发展。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投诉机制,培养尊重和公平的职场氛围,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求职市场的信任危机
这类事件对求职市场的打击也十分严峻。求职者对招聘单位的信任是职业市场良好运作的基石。类似事件一旦频发,必然导致求职者的恐慌和对市场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最后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遏制这类事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我们能做什么?
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有关性骚扰和职场暴力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受害者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企业层面: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投诉和处理机制。公司管理层应带头营造尊重和公平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社会层面:增强公众对性骚扰问题的关注和认知。媒体应在其中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通过报道和教育,帮助受害者勇敢发声,共同对抗不法行为。
个人层面:职场性骚扰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道德和文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营造安全、公平、尊重的职场环境出一份力。
这起事件是一次警钟,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职场性骚扰的无声控诉”不再重演。在未来,每一个职场中的人都能享有应有的尊严和权利,无惧歧视与骚扰
做到高管仍被骂“疯女人”,职场女性会经历哪些污名化?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在一些社交媒体的热搜上看到过「闵熙珍」这个名字?
给不太关心韩国娱乐圈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闵熙珍是一位韩国女团制作人,因不满一手带出来的女团被公司老板复刻(推出了一个新女团),于是发起内部检举。为了反击公司对此事的回应,她又召开了一场发布会。
而正是这场发布会上她的表现,以及一些媒体对此的解读,进一步把她推上了舆论的焦点。
本来觉得这是一场韩国娱乐圈内部的权力斗争事件,但我们发现,竟然有相当多的打工人在看过发布会后,深深共情了。
这些留言高频提及了「疯婆子」「情绪化」等外界对闵熙珍的塑造方式,大家围绕「职场发疯」「到底是在抢功劳还是在夺权」有很多争议,很多人都联想到了自己在工作场合中压抑的情绪和一些被动时刻。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由来已久的「疯女人叙事」,以及这种叙事会如何影响到每一个人。
职场里的疯女人叙事:情绪不稳定、歇斯底里、疯婆子
说实话,闵熙珍会引发如此多关注可能是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在公共的舆论空间里,看到一个女性如此不顾体面、不害怕后果、且如此正式地(召开媒体发布会)站出来回应他人的指控,把矛盾摊开了放在台面上说。
她的确在会上说了脏话、充满情绪、并且攻击性拉满,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据理力争,对来自公司的指控做出了正面回应。
在有些媒体的报道里,这样做是工于心计的。有些网友也认为,打份工而已,何必呢。
这种经典的疯女人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固有的性别认知,对于女性来说,它尤其具有杀伤力。
这是因为同样的情况下,男性高管偶尔的愤怒流露,可能会被视为是具备杀伐果断领导特质的表征,不仅不会影响其声誉,反而会增加大家对其权威感的认可。
但女性高管一旦流露出情绪化的态度,愤怒或流泪,他人往往会加深一种对女性的负面刻板印象——女人果然是缺乏理性、情绪化的,并得到「疯女人」的评价。
当疯女人的叙事盛行,职场女性们纷纷选择了“有意的隐形”策略,比如刻意避免与同事发生冲突、用友善软化自己的自信、在不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这种策略的后果是,她们最终往往觉得自己很受欢迎,但不会得到重视,也失去了晋升的机会[3]。
她们中的许多人雄心勃勃,有动力,成就斐然,但却不愿意或矛盾地承担领导角色。从表面上看,人们会认为这是缺乏信心。
当女性表现出矛盾心理、缺乏抱负或缺乏自信时,往往来自她们生活中的负面经历和信息。女性对自信或抱负的表达往往会遭到负面评价和偏见的信息,认为她们太过“自我推销”,甚至自私。
一项职业性别统计数据也显示,45.7%的女性担心在工作中被视为“专横跋扈”,而38.1%的女性担心自己可能被视为“恶毒”[8]。
总的来说,疯女人叙事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多的女性遵循这套叙事,就越难通过管理层的竞争,因为她们看起来缺乏领导应有的果敢和权威;而好不容易获得了晋升机会的女性高管,也容易因为「情绪化」遭受疯女人的评价,丢失职位。
专门研究「愤怒」的学者Fischer(2010)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叙事里,两性往往背负了不同的性别期待。其中,愤怒和攻击性的表达是男性阳刚的象征,例如尚格·云顿在《终极标靶》中饰演的角色,而女性的愤怒和攻击性会被视为“不像个女的”“缺乏女性气质”。
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秉持一种“愤怒的男性”和“温柔的女性”的印象,它也广泛地存在于职业、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影响了许多代人所持有的性别印象。
而这套职场中的性别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性在职业发展时对自己进行限制和选择阉割。很多女性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女性不敢主动争抢)。
尤其当女性在竞争时,她们往往更倾向于退缩,而不是表达「我想要」的态度。
女性的职业选择受困于:善于沟通、稳定和文职工作
至此,「疯女人叙事」勾勒出的完美职场女性形象已经跃然眼前:认真负责、通情达理、体谅他人、不炫耀自己、不与他人争夺利益,总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团队。
有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吗?我是男的,我也是这样的人啊。
然而,社会总体对两性的职场印象的确是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工作或学习等组织里人们更频繁地使用任务导向的形容词来描述男性,比如分析能力强和有能力,而对于女性则更频繁地使用关系导向的形容词,比如富有同情心和热情[7]。
这似乎也影响了女性的职场选择。她们更频繁地自愿承担并被分配到对晋升没有帮助的任务,比如在委员会任职或策划聚会[1]。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调查显示,在许多部门和职业中,女性仍然在工作场所扮演着传统的女性角色。例如,护理或儿童保育相关的职业中女性所占比例特别高,达到90%以上。教学和教育领域的职位中也有大量女性,特别是在小学和幼儿教学领域。同样,与烹饪和清洁相关的初级职业中女性的比例也很高,文职和图书管理员的职位也是如此[5]。
过去,每当讨论到这些现象,主流声音总是认为这是男女性天然的大脑差异,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女性和男性的大脑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2]。
也就是说,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社会固化的刻板印象,被困在了有限的工种里。而这些工种本身的经济收益并不高,其工作量难以被看到,但所付出的情绪劳动往往是巨大的。比如护理、教师和家政服务等[5]。
而长期以来,更易得到晋升、工作量更容易被衡量和看到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其劳动力则一直以男性为主,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部门的妇女人数不到四分之一[5]。
另外,就收入而言,一项来自英国工会的数据显示,欧洲的男女工资差距为14.3%,这意味着女性员工平均每年有52天的时间是无偿工作的。在其他收入差距更大的地区,这一时间往往也更长[5]。
总的来说,从「情绪化」这个固化的性别印象出发,女性更有可能困在低收入、难晋升的职业里。当然,诸如闵熙珍、Open AI 创始人米拉·穆拉蒂等多位各领域女性管理者的出现,已经表明职场女性管理者相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于她们而言,尽管成为了管理者,仍然会受到固化性别叙事的限制。
职场需要人性和情绪,这并不限于女性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男性朋友会说,我感觉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好像也没有因为比女性有更多选择空间,就职场发展更顺利啊?
原因就在于这套疯女人叙事其实服务的是一套金字塔式的职场权力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人情味、忍让、顺从都会成为劣势,都有随时滑落或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风险。
也就是说,由「疯女人叙事」和女性职场的经历引发的讨论,其实并不限于女性,它是一个关于所有人工作处境的议题——我们该如何在一个金字塔式的职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很多文化中,女性往往被期望承担更多的家庭照顾责任,而男性则被鼓励追求职业成功。这种刻板印象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对男性造成了限制,使他们也难以在家庭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戈尔丁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她认为,无情的资本主义鼓励“贪婪的工作”文化——那些愿意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周末或晚上工作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
这也给职场带来一种无情的竞争氛围,每个人都急着要迅速响应、高效完成任务,情绪和人性在此时更加被视为软弱和不够职业化的象征。
如果持续呆在这样的状态里,人们的精神世界难以存续,所有的生活都将被工作占满,情绪不允许表达,长期的压抑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反扑。
这已经违背了最初工作出现的意义:除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经济意义之外,工作还具备提供身份认同,让人们感到自己是社会一份子的社会心理意义,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自我实现意义。
在如此的状态下,最终获胜的只可能是类AI的人,ta 们工作精准、效率极高,但完全将自我贡献给工作,失去对个人生活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当功绩彻底变成职场和公司的唯一追求,那么首先淘汰完所谓「情绪化」女性后,紧跟着就是那些还不够无情绪的男性,再然后就是还不够把生活贡献给工作的男性。
只要没有人反抗和提出异议,如此的淘汰就会一轮跟着一轮。
发布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