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2024“十一”演出市场分化加剧:刀郎、刘若英演唱会票房收入

2024-10-30 15:04:55  人气:2

2024“十一”演出市场分化加剧:刀郎、刘若英演唱会票房收入或超千万元,仍有近两千个项目打折卖票 “成都造”川菜调味品热销海内外 

2024“十一”演出市场分化加剧:刀郎、刘若英演唱会票房收入或超千万元,仍有近两千个项目打折卖票

张信哲、陈奕迅、刀郎、五月天、张惠妹、刘若英、周深、华晨宇、檀健次??2024年“十一”黄金周,演唱会成了最火的关键词,全国各地的演出现场嗨翻天,仿佛每一刻都在燃烧着音乐的火焰。

刘若英成都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据大麦平台数据,10月1日—10月6日,全国总演出场次同比激增28%。其中,演唱会独占鳌头,场次和观演人次相较去年均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黄金周”音乐节稍显冷清,但批复放宽后,如潮水般涌来的演唱会,弥补了这一遗憾。刀郎、刘若英的演出票房收入均破千万,再度展示了演唱会这个“行走的GDP”的无限潜力。

不仅如此,华语歌手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海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理事、摩天轮票务CEO刘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林俊杰、周华健等歌手在海外市场的演出备受瞩目,是今年“十一”演出行业的一个新亮点,显示出华语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今年,强实名制下,黄牛得到有效打击,逐渐离场。但当下,近2000个演出项目被打折售卖,不禁让人思考:演出市场已经饱和了吗?步入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天气转凉,唱了快两年的演唱会大年也即将收官,明年演出市场能否继续红火?

01 音乐节减少,演唱会数量翻倍,2024年“十一”全国总演出场次同比涨28%

“今年‘十一’演出场次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剧场演出占比最大。”演出市场资深人士陆恒(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2023年“十一”全国总演出场次5000多场,今年4900多场。

大麦平台数据显示,10月1日—10月6日,全国总演出场次较2023年同期增加28%,其中演唱会场次和观演人次较去年同期均翻倍;剧场整体演出场次也有所上涨,较上年同期增加30%,拉动观演人次同比提升35%;体育赛事新增WTT中国大满贯系列赛,整体观演人次是去年同期倍。

“以前‘十一’以音乐节为主,因为音乐节偏向与旅游结合,大城市人群喜欢在长假选择出远门旅行,顺便参加音乐节。而大型演唱会主要选在大城市举办,会‘削弱’城市年轻人长假出行的热情,同时由于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往年并没有太多演唱会进入‘十一档’。”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以下简称宝能广州)活动部副总监张程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批复放宽后,各地国庆演唱会异常火爆。

陆恒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音乐节数量减少约33%,演唱会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可能因为主办方发现演唱会项目更好卖,音乐节相比去年遇冷。”

华晨宇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华晨宇微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权威平台及公开演出粗略统计发现,2024年“十一”全国演唱会多达181场,而2023年同期为99场。今年来办演唱会的歌手,既有张信哲、陈奕迅、刀郎、五月天、张惠妹、刘若英、杨千嬅等资深实力唱将,也有周深、华晨宇、檀健次等人气较旺的中青年歌手。

据记者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各类演出排期最多的十个城市为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天津、成都、广州、武汉、重庆和长沙。

02 刀郎、刘若英等纷纷开唱,票房收入均过千万元

“这个‘十一’刀郎在我们场馆举办了两场演出。”张程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演唱会搭建、彩排通常需要四五天时间,因此大型场馆在假日档期,多数情况下仅能接纳一位歌手的演出,而场馆则需要提前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抢订。

刀郎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记者了解到,此次刀郎在宝能广州的演出,每场可售票的座位约1万个。刀郎演唱会的票价有5档,分别为480元、680元、880元、1080元和1280元。若以中间档880元来粗略估算,刀郎单场门票收入为880万元,两场约为1760万元。

演唱会冲进“十一”,歌迷的热情可见一斑。10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刘若英成都演唱会的现场亦感受到了歌迷们的狂热。四面台舞台美轮美奂,当刘若英唱出“喔,原来你也在成都”时,直接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刘若英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本次刘若英成都演唱会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座位数为万个,最少有万张票可售,如果按照其中间档899元的票价估算,今年“十一”刘若英两场演唱会票房收入或达到2750万元。

刘若英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夏 摄

“‘十一’7天,全国演出市场的票房大概在15亿元。”陆恒(化名)向记者估算。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万场,同比增长;票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观众人数万人次,同比增长。“挑起大梁”的大型演出,即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同比增长;观演人数同比增长。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对市场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2024上半年中国演唱会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演唱会共演出1182场,总观演人数达1192万人次,总收入达亿元。这意味着,演唱会凭借的总场次占比和15%的观众人数占比,就给演出市场贡献了的票房收入。

十月,被视为演出市场最后票房冲刺的大档期。“10月份的票房占全年比例是比较大的,往往能占到1/8左右,再往后因为气温原因,大型演出就逐渐往南方走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理事、摩天轮票务CEO刘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03 华语歌手向外扩散,黄牛散场,近两千场演出打折售卖

演唱会在2024年“十一”演出市场“C位出道”,赚足大众目光的同时,也传递出当下演出行业的变化与问题。

“华语歌手从内地市场火爆逐渐向外扩散,是今年长假演出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刘斅深耕演出市场多年,他观察到,“不少华语艺人的演出备受关注,显示出华语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例如,中国澳门站的刘德华演唱会、日本东京站和泰国曼谷站的林俊杰演唱会,以及周华健日本演唱会等,均在“十一”期间举行。

周华健日本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现场歌迷 嵇海荣 供图

曾让人“痛恨”的黄牛逐渐散场。陆恒、刘斅等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实名制之后,对黄牛的打击力度较大。“(黄牛)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高票价现象逐渐缓解。现在不少演出项目在打折,我们都觉得整个市场越来越健康。”刘斅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票务平台看到,10月7日18时许,有1962场演出的折扣尾票正在售卖,当中不乏一些知名歌手。其实今年五月天、杨丞琳、邓紫棋等知名歌手的演出,也出现了打折的情况。

一票务平台显示,近2000个演出项目正在打折出售 图片来源:票务平台

“因为开的场次太多了,(五月天)在鸟巢开一场有5万人左右,连开10场50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些县城的人口。所以,并不是大城市容纳不了太多明星演唱会,而是体量太大后,过高地估计市场了。”经营国内知名大型体育场馆的侯佳(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行业的规则是作为一个演出公司,明星巡演一签就要上百场,还得在两年的合约期内做完。所以,必须在大城市做足够的数量的场次,才能满足签约场次。”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侯佳直言:“只要能在好一点的城市拿到档期,演出商肯定要连着多做几场。”

“还有一些歌手(演唱会门票打折),是因为其本身的问题。比如,很久没有出歌曲,也没有综艺、电视剧等新作品,一直在吃老本,宣传力度不够,慢慢淡出粉丝视野了。”侯佳向记者分析。

自2023年,刘德华、周杰伦、五月天、陈奕迅等头部歌手纷纷开启巡演后,带动中国演出市场一路高歌,而今年,演出大年就要落幕,行业是否会随着“十一”的结束,逐渐冷清下来?

“演出市场一直是起起落落,根据现在的势头,明年可能会出现两个变化。一是很多老歌手要复出,二是不少国外演出项目要进来。”张程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重组合下,演出市场的项目在数量上还能撑一阵子,维持一年半载的热闹局面,但收入很难保持2024年的势头。同时,会导致另一个现象的发生,“三四线城市的场馆经营困难,因为不少歌手只适合去一二线城市开演唱会”。

刘斅则持乐观态度,“经过这两年的培养,歌迷、观众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演出市场不会快速回缩”。

在刘斅看来,演出市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优质演出被看见,“各类演出项目众多,平均成本较低,当中虽不乏优秀的剧目和优秀青年演员,但节目宣发费用和声量头部集中,(这)可能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成都造”川菜调味品热销海内外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成都造”川菜调味品热销海内外

川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三期项目

前天,与防城港捷康生物等项目签约;昨天,总投资达30亿元的杨麻婆复合调味品生产基地又宣告落户。

一边是新项目接连签约,一边是在建项目快马加鞭、工厂车间开足马力。一片繁忙的背后,是中国川菜产业城一季度画出的一条飘红的上行线:1-2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74亿元,同比增长8.69%;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3.31亿元,同比增长9.76%。

预计提前3个月交付

又一川菜标准厂房即将建成

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工人紧张有序地施工……记者昨日来到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的中国川菜产业城,在川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三期项目现场,扑面而来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剩余的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已经全面进入!”川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三期项目二标段技术主管罗浩戴着安全帽,正奔走在工地上。

“川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三期项目二标段于去年8月开工,原本预计今年9月竣工交付,为了保证现场进度,我们挂图作战、优化工序,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交付。”罗浩介绍,项目现有100余人同时参与建设,为了保证项目按时保质完成,设计之初除了制定项目计划,还有更细致的内控计划。“我们将对剩余的二次结构、机电装修以及外立面,做一个合理的工序穿插,保证达到有效衔接。同时,做好后续的深化设计,保证园林景观、室外总平、景观工程顺利施工。”

川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三期项目二标段占地约22亩,厂房、综合楼建筑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包括新建厂房、办公楼、停车位等配套设施。标准厂房的建成将为园区打造成集食品饮料生产、技术研发、公共配套为一体的川菜产业综合体出租项目,为企业提供多功能标准厂房、商务办公楼租赁服务,带动并壮大郫县豆瓣酱、食品饮料产业,推进功能区发展。

据介绍,郫都区依托郫县豆瓣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复合调味品和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延伸发展中央厨房、美食文化体验、健康功能食品。截至目前,川菜产业城已引进聚集产业项目147个。

今年将力争实现

规上工业产值100亿元

持续飘红的还有四川丁点儿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丁点儿食品”)。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理瓶、送瓶、灌装、旋盖、封口、贴标、装箱一气呵成,一瓶瓶干锅酱快速下线。丁点儿食品技术中心副主任廖欣介绍,该生产线建成后,干锅酱产能提高了3倍,人工也节省了约60%。

从声名远扬的鹃城、丹丹、丁点儿,到以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为主的大型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天味家园,再到休闲食品赛道下耳熟能详的品品、有友、金大洲……在中国川菜产业城,一家家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成都造”的川菜调味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在延伸产业链布局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持续发力,更进一步助推企业建圈强链,扩大产业规模,增强链主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川菜产业城管委会主任赵东告诉记者,川菜产业城今年将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亿元,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8家,税收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

刘小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一 文/图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