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 15:06:41 人气:21
“我在B站做UP主,靠王家卫涨粉44万” 上线两周年,终于看懂视频号的“快”与“慢”,
“我在B站做UP主,靠王家卫涨粉44万”
作者 |魏宇卓
编辑 |杨佩汶
设计 |王浩南
最近,B站有个 UP主火了,江湖人称为王家卫区 UP主。
他 4 个月内共发布 17 个「如果王家卫......」系列视频,涨粉 44.6w,平均每个视频涨粉 2.5w,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 425.1w。
甚至网友笑称,王左中右已经超过王家卫,成为“王家卫模仿大赛”第一名。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 运营研究社 看更多精彩内容。
@王左中右 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总是能把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都做成王家卫风,且 B站播放量平均破百万?打造爆款视频有何秘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王左中右 和 ta 创作视频的心路历程。
01 王左中右,何许人也
王左中右,本名叫@王国培 ,是图文时代的“老兵”,与咪蒙、六神磊磊讲金庸等自媒体账号属“同期网红”。从图文时代到视频时代,王左中右经历了什么?
1)图文时期:变态字大王
@王国培 一直以来,都在做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2007 年,他在《东方早报》工作,一开始是国际新闻记者,后来做《上海经济评论》的编辑。2010 年至 2012 年,他开始在日本做朝日新闻的微博运营,当时也被网友称为“朝日君”。
在那段时间,他发明了直到现在也很火的“又双叒叕体”,也在同时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王左中右”。
后来,在 2014 年的秋天,他从“澎湃新闻”离职,开始新媒体创业,建立团队,在微博发展同名账号。
在图文时期,他创造了独有的“变态字”,实现了从用“字”讲新闻、用“字”讲故事。
2018 年,王左中右和匡扶摇、英国报姐、吾皇万睡等新媒体被新榜评为「 2017 年年度创意新媒体」。
2)视频时期:模仿体大王
@王左中右 不仅在图文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视频领域表现也不俗。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公式:“抽帧 + 特殊滤镜 + 一个事件 + 一个拗口的数字 + 另一个无关紧要的事件 = 王家卫”。
依据这个公式,王左中右将不同影视作品都剪辑成“王家卫风”。这些视频吸引了不少 B站喜欢玩梗的用户。
他在 B站发布的 17 个王家卫风视频中,有 2 个被录入「B站每周必看」,有 3 期进入「全站排行榜」。
不仅如此,在 B站他还带起了一股「如果王家卫......」的创作风气,引起有众多网友争相效仿。
前一阵,视频词条#如果孙悟空喜欢林黛玉#,登上微博热搜第二,浏览量达到了 1.2 亿。
从图文时代的「老兵」到视频时代的新晋“剪刀手” UP主,@王左中右 成功“转型”,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02 从图文到视频的“转型之战”
短视频一直是王左中右想做的事情。
B站UP主@咸的工作室
近两年,由于抖音、快手和 B站等视频内容社区的快速发展,那些专注于图文领域,不去做视频的那帮人,被戏称为“古典自媒体”。
越来越多的图文作者开始将内容视频化,比如@半佛仙人、@毒舌电影 等。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账号都可以转型成功,但,王左中右 4 个月便可涨粉 44.6w,似乎转型非常顺利。
为了了解其转型成功的原因,运营社特意联络了王左中右团队,和他们的内容主编@赵巍巍 做了一次交流。
1)第一步,匹配合适的平台
@赵巍巍 告诉运营社,最开始,他们也是将图文内容直接视频化,推出了“字新闻”等栏目,但结果没未达到预期。
为了让内容更适应平台中用户的阅读习惯,他们决定开始专门为视频平台定制内容。
“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看你能不能产出适合这个平台的内容。”
因为在公众号上模仿史记的内容效果非常不错,于是他们决定用「模仿体」来制作视频内容。
在选平台上,他们做出很多次尝试,但因为每个平台的内容调性不同,创作团队的精力不够,最后,他们暂时只能专注于一个平台去发展。
经过各平台间的对比,最终,他们选择了 B站。
“不论是 B站的用户群体还是内容氛围,都更适合「模仿体」的发展。”
@赵巍巍 向运营社表示选择B站有几个原因。
第一,从内容氛围来看,B站更适合二创。
毕竟 B站 12 年来的发展,都离不开鬼畜和混剪,直到现在,「入站必刷」榜单中,都充斥大量鬼畜和混剪。
第二,相比于微博、抖音,B站的用户群体来看,他们更喜欢“整活、玩梗”:
“ B站的用户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比较爱表达,而且喜欢一些趣味的东西,对创意的容纳度比较高。”
作为对比,在微博上,用户是用“碎片化时间”去刷微博,有趣的短内容反而更容易爆火,比如几张图片、一个段子就可以火上热搜。
或者是对事件的一个看法或解读,即可登上热门。
在抖音上,内容则更娱乐化,稍微严肃一点的内容在抖音上很难生存,比如,相比于模仿王家卫更严肃一些的模仿鲁迅视频,在抖音上点赞量很低,只有 1000 左右。
就连@赵巍巍 也在朋友圈感叹:“做抖音,原来需要网抑云一点。”
第三,用户逛 B站是“沉浸式”的,更有耐心 —— 用户愿意专门花一段时间去看 B站某个 UP主的视频。
“ B站的用户他是沉浸式的,可能晚上睡觉之前,有 1 - 2 个小时没什么事,ta 会刷一段时间 B站,愿意并有耐心花 5 - 20 分钟去看完一个视频。
但在抖音,如果在前十几秒没有抓住用户,抖音用户的耐心可能只有那 5 秒。”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有创意的内容都可以在 B站存活,@赵巍巍 谈到,B站用户对创意的要求极高。
“用户对梗、对创意要求极高。
即使梗很多、内容有深度,但是没趣味,用户也很难看下去”
所以,他们需要洞察到更深层的选题,并制作出更有趣的内容。
2)第二步,洞察高传播选题
@赵巍巍 告诉运营社,在选题上,图文和视频用的都是同一套方法论 —— 以高传播内容为主。
“不论是视频还是图文,都是形式,ta 们都服务于内容。”
首先,根据用户喜好挖掘选题。
他们根据 B站的用户喜好,总结了两个选题方式 ——「有中生有」和「无中生有」。
「有中生有」则是顺着用户的喜好,在本来就存在的事件上,进行“二次改编”,让其再次“开花结果”。
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在原著中本就有遗憾的情绪在,继而用王家卫的风格放大这种情绪,这使“王左中右”账号的第一条王家卫风视频就达到 200w 播放。
「无中生有」则是“凭空捏造”,将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融合在一起,出乎用户的意料。
例如,编写出《脱口秀大会》中徐志胜和何广智的爱情故事,让 B站用户磕到了“神仙 CP ”。
其次,根据“现象/ IP ”挖掘选题。
王左中右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在热点选题上,都秉承一个原则 ——「洞察大于表达」,也就是跨过表象看本质。
在这个原则下,当有一件事爆火后,他们对于会先对其进行判断,ta 是“热点”还是“现象/ IP ”?
他们认为,「热点 = 情绪」、「现象/ IP = 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任何现象/ IP 都能成为热点,但不是所有的热点都会成为现象/ IP 。
“热点每天层出不穷,但现象其实说来说去,就那么一些。
只要洞察最本质的现象,洞察到最根本的情绪,后来不论是议论也好,反讽也罢,剩下的才是表达的事情。”
最后,判断选题是否可以被高度传播。
一篇可以被高度传播的内容,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给予用户一个转发的理由。
所以,在判断一个选题是否可行时,要思考三个问题,可不可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知识摄入需求”和“表达需求”:
“选题中传达的情感是否打动读者?
选题中的知识增量是否满足需求?
是否帮助读者讲出他们没表达出的观点?”
作为「模仿体」,要避开改编已经在用户心中有刻板印象的内容,否则反差太大,会影响用户观感。
比如,《假如王家卫拍让子弹飞》这条视频,收到了大量的用户差评。
3)第三步,调整内容结构
模仿体的本质,其实就是将用户熟悉的事物被“重新翻译”,从而带给用户新鲜感。
而为了给用户持续带来“新鲜感”冲击,@赵巍巍 表示,内容结构是很重要的:
“每 10 - 20 秒就需要一个‘钩子’来抓住观众;
每 1 分钟就需要一个大的效果点。”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bilibili 视频的高能进度条中看到,@王左中右 的视频中,每过 10 - 20 秒,就会进入一段峰值。
比如《如果王家卫做春晚总导演》开头这短短的一分钟内,就有两个“钩子”和一个“效果点”。
03 从王家卫,到不王家卫
俗话说,模仿(二创)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个没做过视频的账号来说,模仿(二创)可以让账号快速达到行业中上水平、找到账号定位,并且已经成熟的视频风格,加快账号 IP 打造速度。
@导演小策 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但是,模仿(二创)也会有很多的弊端,例如素材越做越少、粉丝审美疲劳等等。
比如,B站 UP主@凌识啊 依靠《花园宝宝》短期内实现涨粉几十万,视频播放量最高 1900w,最低也有 145.9w。
可是,在他将《花园宝宝》的素材用光后,播放量瞬间就降到了 4000 左右。
所以,运营社特意提问了“王左中右”视频账号的未来发展方向。
@赵巍巍向运营社诠释了账号未来改变的两个突破:「从形似到神似」和「从简单到复杂」。
1)从“形似”到“神似”
“我们要做的,就是越来越不王家卫。”
“形似”是指表皮上的模仿,使用王家卫电影中的台词和音乐;“神似”是指抓其内核,用王家卫的风格,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最基础表皮的模仿,句子仿写,到骨肉里的模仿,王家卫式表达,到最后形成自己的表达,王家卫只是风格。”
赵巍巍说,他们已经逐渐抓住了王家卫的“内容内核” ——遗憾:
“王家卫的电影的核心就是遗憾,不论是《西游记》,还是《亮剑》,都有一些遗憾的滋味在。”
2)从“简单”到“复杂”
@赵巍巍 和运营社讲到,@导演小策 就是他们的目标。
“我们想做的,是像@导演小策 一样拍微电影。”
从时长来看,小策的作品就是从最开始 2 分钟的《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到现在 20 分钟左右的“刘大鹅宇宙”。
“王左中右”想做的,不仅仅是将一个段子延长成一个故事,将视频时间延长这么简单。
@赵巍巍 讲到,以后,他们更想通过实拍制作一些王家卫风格视频,完整地表达他们创作的故事。
“小策既然可以成功将农村生活拍得这么成功,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利用王家卫风拍好城市生活。”
04 结语
从内容创作上来看,王左中右的确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可惜的是,交谈中,运营了解目前王左中右团队主要的变现方式只有一条 ——广告。虽然他们也尝试做文化周边,但变现效果都不佳。
这种“窘境”或许会影响到视频创作是否能长久、持续。
不过,@赵巍巍 表示,现在的广告变现空间还是很大。
“好的广告本身就是内容,好的内容本身也是广告。”
毕竟,内容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产。
发布于:上海
上线两周年,终于看懂视频号的“快”与“慢”
数字人民币APP上架,微信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
作者/万鸣宇
编辑/郑玄
这是第一次张小龙缺席的微信公开课。
两年前,他在这个活动上首次提出视频号的构想。很快,2020年1月底,视频号开始内测。
去年,同样是微信公开课,张小龙用一段长达两小时的演讲,详细阐述了视频号、直播,以及微信在做的一些新尝试。
今年,可以看出,视频号依然是微信目前最重视的产品。关于视频号的演讲,排在主论坛开场。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说,过去两年,视频号一直“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奔跑”。
2020年6月,上线半年不到,张小龙就在朋友圈透露,视频号的日活突破2亿。
快速发展之下,视频号团队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以原子化的方式完善基础产品;二是尝试构建自己的运营方式和运营理念。
尽管产品发展和用户增速都很惊人,可还是有人觉得视频号“慢”。比如,涨粉太慢了,商业化变现太慢了,甚至还有不少唱衰视频号的声音。
相比于流量和变现,对于两岁的视频号来说,理解这款产品所处的进程才更重要。这里有视频号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
视频号是微信原子化的能力
外界经常拿视频号跟抖音快手对标,把它看作单独的内容产品,是微信决战短视频赛道的排头兵。
可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作为产品设计者,他们把视频号看成是微信的一个基础组件,是一个最原子化的模块,代表了视频和流媒体直播内容在微信内的最佳承载形式。
将基础功能打磨到原子化的程度,是微信开发产品的一贯思路。正如公众号是承载微信图文内容的原子化功能,小程序是嫁接应用型服务的原子化功能。
原子化的好处:一个是,产品一旦打磨完成,它就是不可再分割的形态,成为了微信生态养成最基础的土壤。另一个是,它会自然地在微信整个通讯体系和社交体系里流转,甚至和其他原子化的组件产生各种化学反应。
从功能上看,过去一年,视频号和微信很多能力做了互通。比如,公众号订阅消息里会出现直播提醒,会出现视频号的内容卡片;搜一搜里可以搜索到视频号内容;小程序内也可以直接观看直播。
视频号的内容就这样自然地渗透到微信生态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视频号也跟微信其他的基础能力发生了很多化学反应。
比如,视频号直播跟支付结合就有了打赏;视频号和企业微信的能力整合,让创作者有了私域运营的能力;视频号和公众号打通,用户在刷视频时,也能看到视频页面下方的公众号文章链接,作为延展阅读。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这些能力不是我们刻意去做什么,而是作为最原子化的组件,它们在交互的过程中自然释放出来的新能力。”
什么是视频号的原生内容?
过去一年,神舟十二号发射,孟晚舟女士归国,建党100周年等等,这些大型事件的视频号直播都突破了千万场观。
线上音乐会是视频号团队过去一个月的新尝试。2021年12月31日跨年夜,五月天线上演出也在朋友圈刷屏。
此前,西城男孩线上演唱会总场观超过了2000万,最高同时在线数是150万,相当于坐满了15个鸟巢。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提到,过去一年,视频号用户可接触到的内容种类越来越多,内容消费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直接体现是高点赞、高转发的内容频出。
实现了产品能力的原子化后,对视频号来说更大的命题是,这个内容生态的治理理念是什么?应该鼓励怎样的内容进入这个生态?以及视频号的原生内容究竟是什么?
对快手来说,原生内容是更真实的草根内容,抖音是更时尚的潮流内容,B站则是更年轻的二次元内容。
原生内容是这些产品在生长初期深耕的类目,也是其占据用户心智的主阵位。先把主阵位做满,再寻求破圈,之后成为更大的平台,是这些产品的发展路径。
此次微信公开课PRO上,数位视频号团队的讲师都提到了两个内容关键词——“真人”和“原创”。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进来的内容都是原创的,真人创作的。这样的内容更有烟火气,让用户觉得它跟这个内容是紧密关联的。”
该负责人还提到,在内容治理上,视频号生态最核心的理念还是回归到用户本身,要让用户觉得有价值。因此,视频号接下来会扶持的重点品类,是泛知识、泛资讯、泛生活、体育、音乐等。
视频号生态的持续
发展,靠什么?
内容生态持续繁荣的关键还在于创作者。不知道鼓励什么内容?不知道怎么获得流量?不知道视频号的政策?这是当下视频号创作者的普遍困惑。
此次微信公开课,一个明确的信号是,视频号对创作者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强。2021年12月,视频号公布了最新的扶持计划。其中,针对零粉、千粉、万粉等不同阶段的创作者,推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除了对创作者实现分层化、精细化的扶持运营,视频号对原创内容还提供流量倾斜,比如让1000万原创作者有流量,推动100万优质创作者有收入,进一步完善内容创作者的成长体系。
创作者生产的优质内容还需要一套合理的分发机制。让好内容被看见,被认可,也是激励创作者持续生产内容的关键。
视频号的特色在于,用户会在微信生态内不同场景下触达视频号内容。比如在会话聊天框内,在朋友圈里,在搜一搜里等等。不同场景下,用户对内容的诉求也不相同。像是在搜一搜里,用户主动搜索的行为,对视频化内容的知识性要求更高。
目前,视频号的分发机制是“算法+社交”推荐。算法推荐帮助创作者完成内容冷启动。社交分发则是内容突破圈层,获得更大影响力的关键。对于视频号来说,未来还需要在场景上发力,针对不同场景对分发方式进行优化。比如搜索场景下,在图文之外,给到更多视频相关的精准结果。
此外,视频号还会进一步加强内容商业化的能力。去年7月底,微信广告举办了年度生态合作伙伴大会,重点探讨了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内实现内容变现。腾讯广告互选平台的升级是这场大会的重头戏。
所谓广告互选平台,是一个撮合广告主和创作者达成内容合作的交易平台。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不排除做付费内容,无论是对直播的收费,还是对视频内容的收费。
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自视频号上线以来,这个产品就在快速奔跑,第一年搭建完产品的基本框架,第二年尝试建立自己的内容运营方式,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更多人来到视频号生产内容,让提供内容的人通过创造价值获得回报。
视频号的“快”,快在高频迭代基础产品,实现视频号能力的原子化。它的“慢”则在于找到合适微信生态的运营规则,运营方式,在构建内容生态上“慢”一点,“稳”一点。
这便是视频号上线两周年交出的答卷。(来源: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