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水果界爱马仕”短期降价不可持续 刚刚到来的“榴莲自由”就要

2024-08-12 11:58:47  人气:82

“水果界爱马仕”短期降价不可持续 刚刚到来的“榴莲自由”就要结束了? 同产地同品种为何口味不同?小心“贴牌”水果混迹市场 

“水果界爱马仕”短期降价不可持续 刚刚到来的“榴莲自由”就要结束了?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5月10日讯(记者 邢楠)“五一”小长假后,被称为“水果界的爱马仕”的榴莲降价频频登上热搜。榴莲虽然相比其他水果价格偏高,但仅凭独特风味就坐拥了万千粉丝。近期的突然降价,更是令许多热爱榴莲的消费者感到非常惊喜,购买者络绎不绝,甚至有网友说即将实现“榴莲自由”。然而,“榴莲自由”真的要来了吗?

某水果产业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榴莲降价或不能持续,在每年旺季时榴莲的价格都会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榴莲由于运输难度大、国内难以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等自然条件因素,同时叠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及日益旺盛的高端水果消费需求等经济因素,榴莲价格还是会处于稳定上行的行情趋势。”

“水果之王”短期降价

据多家媒体报道,四月初“水果之王”榴莲的身价仍在每斤百元左右,“五一”小长假期间却貌似迎来了价格“腰斩”;目前,电商平台的猫山王榴莲零售价大约90至160元/斤,金枕榴莲约23至36元/斤,单果1到2斤售价在49至58元左右。

平日上百元一斤的榴莲,如今最低花费20多元就能买到,加上榴莲有着其他水果不可替代的独特味道,在短期内榴莲的销量实现成倍增长。盒马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榴莲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榴莲销售同比增长132%。

对近期榴莲价格变动,某消费零售行业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五一’前后榴莲仅仅是短期降价,主要因为线上平台促销大战,超低折扣的‘爆品’是最有效的‘流量入口’,这个现象在耐用消费品、食品饮料、母婴用品等细分赛道的电商平台角逐中并不罕见。因此,不惜通过如此高折扣力度来把高单价水果作为‘引流神器’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本地生活电商平台趋于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则是让大家嗅到一丝榴莲正在加速成为更多消费者‘心头好’的气息。另外,站在行业角度来看,二、三季度是榴莲旺季,出货量加大的情况下,价格自然下行,每年均如此,今年也没有特例。长期来看,榴莲价格稳定上行、短期视季节性影响小范围波动,榴莲品类的供需价格基本面仍然坚实。”

作为“水果之王”,榴莲的供应链也必然有着顶级难度。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我国鲜果产业链具有冗长、高度分散且涉及众多中间商的特点,损耗大及利润率低、鲜果供应缺乏标准化以及数字化程度低也为鲜果分销市场也带来多重挑战。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产业链的冗长加大了榴莲运输期间保鲜的难度,运输成本高或是榴莲价格高于大部分水果的原因之一。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农业部副次长透露,泰国水果出口商们在出口水果至中国时遇到问题,特别是榴莲运输;泰国榴莲在运送往中国时需经过老挝、越南边境,但是由于边境交通路况不太好,尤其是水果季,导致榴莲会晚运达中国3-4天,而且行至越南边境时需排队,排队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水果质量,边境站又无足够的插座供冷藏箱使用。

在品种方面,我国消费者买到的榴莲大部分来自泰国,国内榴莲品种暂难以实现突破。上述消费零售行业分析师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有数据统计,泰国榴莲2022年占据中国90%市场份额,泰国出口榴莲总量超70万吨。而受制于地理位置、温度、气候等多重因素作用,我国尚难以实现部分品种榴莲的突破,国产榴莲在口感等方面暂难以代替泰国榴莲。”

多年从事水果进口生意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后分析道:“从口味、产量和供应链成熟程度来看,泰国金枕榴莲目前仍是主流之选,但需求过旺之下泰国优质产区是有限的;越南榴莲刚起步进入中国市场,在季节性上刚好与泰国互补,可以有效填补消费者诉求,形成‘1+1>2’的共振效应,加速满足榴莲市场的整体需求;而马来西亚猫山王产量不大,加之保鲜技术尚难以突破,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何时实现中国的“榴莲自由”

尽管国内榴莲品种被专家认为尚难以实现突破,但我国也一直在为实现“榴莲自由”而努力。

据媒体报道,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种植的1400亩榴莲已挂上幼果,将于今年6月份成熟上市,预计产量可达3500斤/亩,每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亚在4年前引进了榴莲品种,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后的榴莲品种于今年开始规模结果;目前三亚各区共种植了1万余亩榴莲,已陆续挂果,未来将会有三亚榴莲走入市场。但在全国范围快速增长的需求之下,种植规模有限的国产榴莲是否能为填补消费诉求而贡献一己之力仍然有待观察。

虽然榴莲的价格有所下降,但买一个五斤左右的榴莲仍需要上百元,何时能真正实现中国消费者的“榴莲自由”成了最为关注的问题。有水果批发商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在买榴莲时不要一味地追求低价,毕竟老话常说‘好货不便宜’,如果一味追求低廉的价格,有可能开出死包,进口榴莲虽价格较高,但房内的果肉更加坚实有弹性。”

纵观我国整个榴莲供应链,该消费零售行业分析师还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享用榴莲的背后是顶级水果分销商无数次的突破技术和运筹边际所带来的消费红利。榴莲供应链的‘天罗地网’和‘人货场’已经初步成型。‘五一榴莲量价大战’的背后也表明了B端/C端已经进入需求增长的快车道。行业运行规律将从刺激和簇拥满足增量需求的底层逻辑切换到实现更多人‘榴莲自由’的标志性转变。这项生意的内核与解决社会‘痛点’将愈加接近。”


同产地同品种为何口味不同?小心“贴牌”水果混迹市场

同产地同品种为何口味不同?小心“贴牌”水果混迹市场

发布时间:2024-07-23 10:07:09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作者:李燕京

当下正是水果上市的旺季,水果价格也在下降,让众多消费者实现了水果自由。不过,很多消费者在品尝水果时心存疑惑:为什么产地相同的某种水果的口味却相差甚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购买的同一品种水果连外形都差异明显?

产地品种相同口味却不同

从事水果销售十几年的北京新发地批发商刘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现在水果供应不分季节、地域,不论冬夏还是南北,想买就有。相比价格,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口感口味更好的水果。”盒马生鲜采购人员胡胜杰告诉记者:“从消费者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大、脆、甜、香’是消费者喜欢的水果口味。”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对记者分析表示,随着国内水果种植技术的提升、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冷链物流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消费者抱有‘宁咬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心态,需求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水果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北京消费者秦云说:“现在生活好了,吃水果都是挑着吃,尤其是孩子们,口味稍微差点的水果他们可能都不愿意吃。”

虽然口感、口味成了消费者吃水果更看重的因素,但同时消费者也为“高价买回来的水果不如宣传中的好吃”而苦恼。北京消费者李女士反映:“我曾在一家专卖山东水果的小程序上花200元买了一箱6个装的山东奶油苹果,个头大、甜度高、果汁丰富、果肉细腻,非常好吃。但是该小程序上经常会出现长时间断货的情况。后来我看到有个直播间在卖山东奶油苹果,60元一箱。我想着价格便宜可能品质会差些,但是相同的品种应该不会差太远。结果买回来发现,苹果个头很小,果肉也没什么滋味。”李女士说,类似情形她一年能碰上好几次,往往换了商家,即便宣称品种相同的水果,口味也会大相径庭。

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吐槽:“买的水果是否好吃全凭运气。”他表示,“听宣传买水果上当是常有的事,在网上买的水果品质经常低于预期。比如,我在一家直播间花73元购买了3斤一箱的海南荔枝王,买回来一吃,既不新鲜也不怎么甜;我还在网上买过陕西绿心猕猴桃、中华丑梨等,结果好吃与不好吃的概率大概各为50%。”

明明是同一产地同一品种的水果,口味怎么会差这么多?一位水果直播店铺的主播告诉记者,直播间里相同产地和品种的水果口味不同很常见。“同一产地的同品种水果,不同批次的口味都有差别,有的时候差别还比较大。因此,我们进货后都会检测、品尝,口味好的就定价高点,口味差的就定价低点。”该主播说。

该主播告诉记者:“很多直播间都说卖的是自家果园的水果,这怎么可能。一个果园一年的产果量有限,而且季节性强,直播间天天都在卖水果,自家果园哪来那么多水果。都是从不同渠道进货来卖,水果品质不可能很稳定。”

栽培技术不同带来口味差异

水果的品质如此不稳定,难道水果也有假货?事实上,这很可能与栽培技术有关。

在一座阳光玫瑰葡萄大棚中,一串串葡萄犹如绿宝石般挂在藤蔓上,这里的葡萄香、甜、脆,能达到一级果标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有的阳光玫瑰葡萄卖十几元一斤甚至几元一斤,但这里的阳光玫瑰每斤售价在30元左右。同样的水果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口味和价格的差距也会很大。”

栽培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果的品质。从事多年水果品质检测的唐军对记者说:“我们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两个相邻的果园种植同样品种的苹果,但口感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栽培技术造成的。比如同样是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好的颜色翠绿且甜度高、口感脆,栽培技术不好的则颜色发黄,虽然也很甜,但没有将该品种的优越特性充分体现出来。”

“一些国际品牌水果商在产品标准化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猕猴桃,为了可以全年供应全球市场,可能同一品牌在新西兰、智利、意大利都种植同一个品种的猕猴桃,且针对其个头大小、成熟度控制等都有一套标准。按照该标准种植、采收出来的产品,口感差距就会比较小。”唐军介绍说。

胡胜杰向记者介绍说,很多水果的口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蓝莓为例,为避免外部因素对蓝莓生长过程中的干扰,有些蓝莓种植基地通过建设以色列脉冲灌溉设备、覆盖希腊无影膜的智能化大棚等,实现对蓝莓生长所需营养、温度、湿度的标准化,让蓝莓口味达到更高标准。

唐军告诉记者:“除了栽培技术的影响,采摘、储存、销售时间也都影响水果的口味。比如维纳斯苹果,刚采摘的苹果口感并不是最佳,一般是采摘后在仓库里存放两个月,也就是10月份左右摘下来、在春节时销售,那时口感可达到最佳。”

一样的水果,生长环境的不同,带来了口味的不同。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果园较多,栽培技术也良莠不齐,所以导致同产地、同品种的水果口味并不相同,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提高水果品质的重要路径。

“贴牌”冒充大品牌、原产地产品

除了影响水果口味的客观因素,水果“李鬼”的存在也成为消费者对水果口味疑惑的原因。多位生鲜水果商家告诉记者,由于不同品质水果的价格差距很大,一些商家通过销售假冒消费者喜爱的产地和品种的水果来获利,这也导致同产地、同品种水果的口味“千奇百怪”。

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果消费量达到3.13亿吨,比上一年增长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好口味的水果支付合理溢价,高品质的水果在市场上持续走俏,这也让一些商家动起了歪脑筋。今年5月,一些网店开始销售“北寨红杏”,但明明这种红杏6月中旬才会成熟。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这些网店用“骆驼黄杏”假冒“北寨红杏”进行售卖。为遏制侵权假冒行为,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北寨红杏”“平谷大桃”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目前已立案1件,移送违法线索6条。

“假冒”的水果,口味当然与正品不同。唐军告诉记者,水果这种初级农产品的“假冒”产品,主要体现在假冒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方面。一些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都会在果品上贴上自己的商标,用以证明产品的品质。于是,就会有一些水果商“贴标”假冒。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判断,只能吃了以后发现品质大不相同才能知道。

“还有原产地产品,都要经过原产地认证。原产地认证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要在该产地进行了30年以上的规模种植,有市场知名度与良好认知度等多项要求。因为有着严格的管理以及品牌宣传等投入,原产地产品会产生溢价,这吸引了一些水果商假冒、蹭名气。”唐军介绍说。

“假冒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无疑是违法的。我见过一些假冒水果产品,虽然有的在外形、口味上与真品非常接近,但多数品质都存在问题,这也导致消费者觉得同产地、同品种的水果口味却不一样。”刘鑫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的特点就是品质不容易统一控制,只有推广优质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再加上严格的市场监管,才能让消费者买到口味有保证的水果。

责任编辑:SPZG

分享到:

世界品牌路|9大品牌跨年演讲,张联...

29日,2023“梦想连接世界——世界品牌路跨年演讲”盛会在水立方璀璨上演。

周广军:努力打造“科技稻香村、绿色...

8月27日,“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在苏州举办。

蒙牛卢敏放为中国乳都代言 “三大战...

8月5日,2023世界奶业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式召开。

好丽友静北:强化品牌创新渠道布局助...

中国好丽友副总经理静北现身展会,畅谈好丽友春糖攻略与发展规划。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

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

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

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