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12:01:33 人气:75
在“世界超市”义乌听到“卖全球”的外贸信心-荆楚网 义乌企业家楼仲平接受环球时报采访:7天6晚,我在越南读到的经济信号,
在“世界超市”义乌听到“卖全球”的外贸信心-荆楚网
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白塔镇上叶村仙居岩画艺术中心内,工作人员展示根据当地岩画开发的文创礼品(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社杭州8月2日电 题:在“世界超市”义乌听到“卖全球”的外贸信心
新华社记者陈芳、曹佩弦、唐弢
巴黎奥运会开幕当天,浙江义乌民飒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万个足球抵达了1万多公里外的非洲大陆。
与此同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的店面里,民飒公司总经理陈绍美正接待第一次来义乌进货的外国客商。
“今年欧洲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密集,球迷热情高涨,我们的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工厂订单排到了8月底,根本忙不过来。”陈绍美的公司外向度达90%,生产的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用品销往全球上百个国家。
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坐拥万家商铺,陈绍美的商铺就是其中之一。据估算,如果在每个商户前停留3分钟,按一天8小时的营业时间计算,一个人逛完整个市场需要1年多的时间。从这里,超过210万种商品走向世界。
外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选购(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数据显示,义乌今年1月至6月实现进出口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元,同比增长。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实现较快增长,彰显外贸活力。
义乌的订单火爆除了得益于快速更新的自主设计理念,还有新技术平台的加持。
义乌厨具品牌“创艺厨具”创始人刘萍娟告诉记者,近年来,义乌创新打造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Chinagoods”,帮助商家搭建海外站群、对接海外贸易,订单量呈现增长态势,线上的国际伙伴也越来越多。
2023年10月,全球首个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和新升级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在义乌博览会亮相。在AI技术的加持下,录制好的中文视频可转化成36种语言的版本。
“这不仅帮助我们解决语言翻译问题,还能消除线上上传商品、在线客服等一系列贸易痛点,也让更多的国际采购商通过AI视频认识我们。”刘萍娟说,现在每天醒来都能看到半夜添加她微信的客户。
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白塔镇上叶村仙居岩画艺术中心的展柜上摆放着用当地石材制作的印章文创品(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新经济形势下,义乌老板们正从“坐贾”转变为“行商”,开启品牌出海,抢订单、拓市场之旅。
2023年11月,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2023印尼东盟文具礼品博览会,来自义乌的文化用品相关企业组团300多人参展。这也是义乌首个行业境外自办展会。
义乌文化用品行业协会会长黄昌潮表示,义乌文化用品企业正在通过行业协会“抱团”拓展海外市场。“印尼是我们全面打开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抓手,东南亚国家人口多,与中国文化契合度高,更利于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打响品牌。”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大厅中央,“改革再出发”的巨幅标语高悬其间。改革亦是义乌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澎湃发展的原动力。
早在2006年11月,浙江下发《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义乌实行史无前例的扩权,总共下放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至今,类似外贸经营者备案、外国人来华签证《邀请核实单》等事项,义乌当地即可签发。
这是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白塔镇上叶村仙居岩画艺术中心内展出当地岩画拓片(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义乌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出口贸易科科长黄俊侨表示,如今义乌的改革仍在持续进行,比如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迭代升级二手车出口业务;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出口,打造千亿级中间品产业和市场;做大小商品集拼中心版图,推进国内集拼、国外分拨的“双仓一线”物流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培育独特贸易生态优势。
“没有人比我们这些扎根在义乌的市场经营主体更能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每一点改善。尽管各个行业的发展总会面临瓶颈和困难,但是我们仍会以更强的信心和动力拥抱世界市场。”黄昌潮说。
【责任编辑:王会】
义乌企业家楼仲平接受环球时报采访:7天6晚,我在越南读到的经济信号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沙沙】编者的话:近日,浙江义乌企业家、“吸管大王”楼仲平带领30多位江浙中小企业家赴越南考察。7天6晚,楼仲平一行人从越南最大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胡志明市开始,一路由南向北,在岘港、河内等地实地考察4个工业园区、对话在越投资的十余家中企以及本土企业、走访当地批发市场。这位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用“鸡毛换糖”的方式开启商业之路的企业家,曾以一根吸管踏入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为全球行业内“隐形冠军”。从商近五十年,楼仲平发现国内的一些小商品企业这些年又面临新的选项——是否要出海越南。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楼仲平详细复盘此次考察的细节,他最大的感受是,越南“不便宜”,单从制造业成本来讲,越南要比中国高10%-20%,虽然目前越南是一个投资洼地,但未来5年,这个洼地或将很快被填平。
若图便宜,不能来越南
楼仲平一行人赴越考察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国内气候正宜人,而越南已经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第一站是胡志明市,在当地,很容易看到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给越南带来的影响,当地寺庙、学校、街坊里,到处都能看到汉字,处处有中国痕迹。但就在胡志明市著名景点总统府,一行人拿出随身携带的“中国义乌企业家代表团”横幅准备合影,马上就有越南人出来阻止——可以拍照,但不让拿横幅,不让拿任何标志性东西。但很快,这些企业家们就发现,旁边韩国人带着横幅拍照就没任何问题,这一规定是针对中国人的。
但越南人对中资到来的热情是诚实的。在越南胡志明市宝鹏工业园,楼仲平一行受到热烈欢迎。走南闯北的楼仲平也坦言,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先进的接待中心,隆重的仪式、高级的硬件设备、周到的安排,“完全超乎我的意料”。在越南北部城市海防的工业园区,对方非常重视,园区总经理也亲自出面接待,非常有仪式感地坐下来彼此交流互动,送别时也会礼貌地赠送越南简单的特产礼品。
“从他们的角度,我们能够理解,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到园区投资,因为他们拿了政府土地,只有卖出去才有收入。”楼仲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跟中国不同,越南土地基本上都是私有的,出售土地的工业园也是私有的园区。在与企业交谈中,楼仲平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越南地价之高,甚至要比中国贵五六倍,每平方米150—200美元,50年到70年产权不等。河内比胡志明市便宜一些,基本也是每平方米120—150美元。算下来,越南一亩地价格为60万到100万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中国的园区土地反而没有那么贵,楼仲平在浙江拿地价格也就是20万元人民币一亩。七八年前就到越南发展的浙江嘉兴企业家告诉楼仲平,早期在越南拿地没那么贵,这些年中、韩、日多国企业纷纷来越南设厂,地价也水涨船高。
地价贵,厂房租金也高。无论是胡志明市还是河内、海防,厂房月租金约7—10美元每平方米,合40到60元人民币左右,“说句老实话,抵得过杭州了”,楼仲平称。此外,越南当地厂房的土地利用率也很低。“越南的厂房建设粗放,基本都是一层的钢结构,江浙一带现在的厂房很少有一层,一般都是6层以上,因为土地供应紧张。”楼仲平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国内30亩地厂房面积算,到越南拿地,需要买200亩才够用,算下来成本比在中国大大提高,“如果说为了便宜、为了成本到越南,你还是不要去了,没有这个道理”。
中企投资中的“关税因素”
由南到北奔波在越南的道路上,楼仲平也感受到当地薄弱的基建条件,“差不多相当于中国20多年前的水平”,高速公路非常少,多数是国道。越南媒体此前报道称,2023年,越南多条高速公路正式投入运营,越南高速公路里程提升到1892公里。越南境内主要是法国殖民时期建的米轨铁路,速度也就二三十公里每小时,非常慢。货物从河内运到胡志明市,开汽车要两天。
尽管高速公路有限,越南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南到北1600多公里遍布海港。“越南就像一条蛇,盘踞在东南亚东翼,南北长度很长,东西跨度非常窄,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50公里,这给越南带来一个好处,工业区基本都围绕着海港,产品走海运非常方便。”往北到河内、海防、下龙湾,越南靠近中国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如果说投资越南,我们肯定会选择北部,因为当地靠近广东广西,有高速公路,跟中国产业链可以无缝对接。”楼仲平总结道。
走访中,接触到的中企都告诉楼仲平,考虑投资越南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地缘政治。在胡志明市的宝鹏工业园,楼仲平带领团队深度调研园区内中资民营企业越南宝鹏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是苏州企业家在疫情期间创办的,疫情前夫妻二人在越南考察,疫情暴发后回不了国,索性就在当地买地建厂招工。公司产品是铝合金收缩梯,美国对中国这类产品征收的关税是25%,两口子算了一笔账,如果在国内,加征关税后,产品出口美国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来到越南,虽然综合成本比中国高10%—15%,但总体算下来还有钱可赚,于是夫妻二人在快退休的年龄来到越南二次创业。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对越南的投资流量在2021年突破20亿美元,是2014年的6.6倍。2023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366亿美元,同比大涨30%以上,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增长迅速。
“不转移,一些出口企业在国内也活不下去,特别是出口美国的企业。”楼仲平称,关税那么高,跟国际同行没法拼。类似这种被迫出海的中国企业有很多。也有企业是跟着供应链链主企业一起出海的,比如跟随三星、海尔等企业出海越南。楼仲平发现,这些企业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在70%以上,极端的可能达到90%以上,“(某些)越南(的工厂)就相当于中国配件的组装厂”。旭光科技(越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小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是2023年2月在越南成立,产品主要销往越南本地、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目前主要原材料还是依靠国内进口。
楼仲平这次到越南去拜访的中国投资企业中,还有潮汕去投资建厂的五金件企业老板、成都去投资建厂的包装厂老板、浙江去投资建厂的电视机配件厂老板等等。这些企业家们普遍反映,即便是在越南建厂成本比国内的市场要高10%-15%的情况下,考虑到与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差,企业在越南的发展仍然有利润空间。有经营得比较好的做一次性餐具用品的企业,据称年产值已经做到将近10亿元人民币。
“不是我想去的地方”
“一路走访下来,我们发现,在越南的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性——没有品牌、没有产业话语权,靠价格、靠规模占据市场,企业也普遍没有太大创新。”楼仲平总结此次行程称,他对苏州夫妻二次创业的印象非常深刻,老板很开明,充满着企业家精神,企业以及产品做得都不错,但包括他们在内都非常担心,如果美国大选后,特朗普上台,针对越南产品的关税再提高,以后怎么办?
海尔在越南的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楼仲平此行专门花了一天时间,对话海尔越南AQUA负责人张守江、深入AQUA生产车间做了细致交流。张守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海尔集团通过并购进入越南市场,两年后,公司注册为AQUA越南电器有限公司,开始运营AQUA系列产品,强调产品在越南本土化制造,专为越南消费者服务。楼仲平认为,海尔很早就出海越南且特别注重本土化,打造AQUA品牌是其成功本土化的“第一步”。
“海尔通过深度调研发现,尽管越南人均GDP比中国要低,但是越南消费者眼界比较高,家电消费讲究一步到位,因此海尔并没有把中国所谓好卖的产品拿到越南去,而是通过调研,开发出适合越南消费者的各种白色家电,包括洗衣机、冰箱跟国内产品都不太一样。”数据显示,越南目前人均GDP是4200美元,相当于中国2009年的水平。楼仲平称,越南人骨子里的傲气、对中国复杂的民族情绪决定了对中国产品的挑剔态度,“我们一定不要把越南市场当成中国的垃圾桶,甚至要开发比中国本土市场更好一点的产品,在当地销售”。
楼仲平十分推崇一个观点,全球制造业“逐水草而居”,哪里有水有草,就到哪里放牧。哪里制造成本低,制造业就会流向哪里。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日本韩国,制造业都经历了一波波转移,把低端价值链的部分,转移到海外国家继续经营,能够留在本土经营的,一定是优胜劣汰下更强、更好、更挣钱的企业。按照这个规律,未来能留在中国本土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强、更好、更挣钱的企业,否则就只能到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低成本区域继续“放牧”。
实际上十多年前,楼仲平已经去过越南考察。这次考察后,他自己依然认为“越南不是我企业想去的地方”。“我们圈子都是中小企业,我也曾在全球多地考察,基本上整体综合成本比中国低的地区是不多见的,因为中国产业链优势,在短期内是无人可敌的。”楼仲平认为,越南土地价格、用工成本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便宜,唯一的好处就是人工比中国便宜了不到一半,“但是未来5年,我认为这个相对价值的‘洼地’慢慢也就被填平了,那么多制造业现在都往越南去,可想而知,它不可能永远低下去,这个是我的判断”。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