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4 15:41:00 人气:17
“我的孩子想要一个一万多的潮牌衣服,我该不该给他买?” 比满足孩子物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待金钱的正确价值观,
下面给大家讲解““我的孩子想要一个一万多的潮牌衣服,我该不该给他买?” 比满足孩子物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待金钱的正确价值观”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我的孩子想要一个一万多的潮牌衣服,我该不该给他买?” 比满足孩子物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待金钱的正确价值观,
“我的孩子想要一个一万多的潮牌衣服,我该不该给他买?” 比满足孩子物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待金钱的正确价值观 第八谈 比满足孩子物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待金钱的正确价值观 作者:Rachel Wang “我的孩子想要一个一万多的潮牌衣服,我该不该给他买?”是一个家长问我的问题,“他说他的好多同学都有这个牌子的衣服,咱也不是买不起,你说该不该给他买呢?” 其实这位家长面临的问题许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向家长索要奢侈品,在家长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是否要满足孩子的欲望。 家长们常常觉得,如果他要我就给他买了,那是不是会让他觉得向父母索要奢侈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的需求父母会无条件满足,甚至会不会助长他与其他同学的攀比心理? 如果是把奢侈品作为孩子表现好、考好成绩的奖励,又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恰当的奖励方式——毕竟学习是为了他自己,他也应该为自己的成绩和行为负责。 很多家长都越来越认知到,用物质条件来激励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的心是好的,但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或是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自主性,以物质为标的作为孩子成绩好、表现好的激励手段,可能会让孩子模糊这些事的重点,丧失自我激励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可是如果不给他买呢?其实家长也会感到不安,因为知道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理无法避免,尤其在大家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我不给孩子买,会不会让孩子心理不舒服,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其他孩子有、而我没有而感到自卑呢? 在这三种心理中,家长总是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之间进退两难,与孩子长期拉锯。 那么这一期,我想就这一普遍现象,来为家长们支支招。 作为孩子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看待自己的欲望、看待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攀比、拥有一个比较正确、健康的金钱观。 一:你总是剁手,是因为不自律? 在展开家长是否应该给孩子买奢侈品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成年人在物欲上的问题。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是否也觉得钱永远也不够花,你的物欲得不到满足呢? 是否立了很多再也不买的flag,但是又频频剁手不能控制呢? 是否很容易被李佳琦OMG种草、某牌某店一上新你是否就又钱包空空了呢? 许多鸡汤文会说这是消费主义导致的欲望膨胀,或者这是你的不自律导致的。 消费主义的确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自律可能是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消费行为的表象结果之一。 但我认为把问题归结于这两种说法,都是为了避免真正思考的懒惰——因为把一个行为归结于某个主义、或是“不自律”的结论,并不能帮助改善这种行为、或是产生能有效改善行为的系统性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语义中,“不自律”更像是给一切问题开脱的借口和结束思考的句点。 只要什么习惯坚持不住,我们说自己不自律就可以了,以及只要谁可以保持某个有益的行为,他们就是“自律”的,而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不自律”。 我们在责怪自己和他人不自律的同时,却甚少去问,什么是自律?自律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到底能不能靠意志长期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在原创 如何消除非理性思维?(三)行动激活!——如何想到又做到?里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是无法纯靠意志力去长期维持你想要的改变的,而所谓“自律”是科学的方法、刻意练习和量的积累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上的路径依赖。 在探讨我们如何改变这种路径依赖之前,必须要明白路径依赖的源头,并不是消费主义,更不是所谓的不可控的欲望,而是你被社会驯化的模式——我们的核心思维。 二:什么是“不健康的消费行为”?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一定的社会需求。 比如,我的工作要求我化妆、穿着得体;我平时要跟姐妹们出去玩,万圣节要去party;某个姐妹最近要过生日了、某个同学最近刚生了孩子,我需要给他们买礼物表示我的关心和祝福——这些都是正常的社会需求,基于这些社会需求我们产生了消费。 当然,每个人对基本生活需求的定义和对社会需求的要求并不相同。 比如,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和三线县城的人在这两项上可能大不相同。对于卡戴珊家族来讲,朋友过生日送钻戒是正常的社会需求消费,给孩子盖爱马仕毛毯、买上万的迷你汽车是生活必需品,并不是奢侈品。所以即便他们在消费行为上的确大大超越了普通人认知的生活所需,但是这种看似奢侈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多”和“少”、是否“正常”在不同群体中有完全不一样的标尺,所以如何界定“过度”和“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呢? 对“不健康”的基本判别,就在消费对你的心理健康和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就像我说的,对于这些好莱坞明星来讲,买一个几万美金的东西,对他们的长期生活质量不仅毫无影响,这种花钱模式也是他们赚钱的方式——消费越是过头,越有人来看、对他们品头论足,越有品牌商来找他们做广告,很多他们日常使用的奢侈品也是品牌商合作。 其次,他们也并不是“毫无节制”,只是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穷极奢侈”。一般能维持自己财富的明星,都有非常系统的财富管理策略,他们也不过维持一个在他们眼里可以接受的、健康的消费习惯…只是基于他们的财富基数,这个消费能力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罢了。 所以过度消费,就好比一个女孩月入四千,但是月花五万,明明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却非要生活得像卡戴珊姐妹一样,在各种借贷平台上拆东墙补西墙,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 伤害心理健康和长期生活质量的消费行为,使你买了很多你并不需要、甚至买回来用都不用的东西,因为消费而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力和选择力,你意识到自己的欲望不得不控制,但是却面临不能控制的情况。 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2010 年1 月的6798 亿元攀升至2018 年10 月84537 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 上升至6.3%。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以来,与中长期消费贷款(比如车贷、房贷)变化曲线逐渐平缓相比,短期消费贷款比重仍保持上升态势。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人均收入6726元/月,月均支出4386元/月,收入8500以上达53%,其中56%的人没有储蓄,开始储蓄的人中,每月储蓄仅1389元。 马上双十一要到了,剁手狂欢过后,是不得不面临的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缺乏理财观的现实。 三:所以消费行为为什么不可控?消费背后的核心思维 3.1“认为通过消费才能获得尊重” 消费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消费的程度跟社会地位紧密捆绑。 我们被教育得会习惯性认为跨一个爱马仕铂金包的比LV包的社会地位更高,满身名牌的比穿高街品牌的成就更高,用700块洗发水的比70块洗发水的赚得更多。 所以消费是为了换得他人尊敬、羡慕的眼光。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广为人知故事,这个故事是说一对穿着普通的老夫妇来到哈佛大学说要为死去的儿子捐一栋楼,但是却因为穿着显得过于寒酸,被校长办公室和校长冷遇,而后回到自己家乡建立斯坦福大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谣传——铁路大亨、前加州州长利兰·斯坦福的确是为了纪念自己早逝的儿子才起心动念建学校,当他们拿不定到底是建一所大学、技术学校还是博物馆的时候,在时任哈佛校长艾略特(影响了整个美国并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著名教育家)的建议下,决定回到家乡加州建一所大学和博物馆。 但是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广泛传颂和接受,就是因为社会普遍存在通过人穿戴衣物的价格“以貌取人”的现象。 因为“以貌取人”的价值观而过度消费的人,好像衣服的价签比别人多一个零就高人一等一样,通过物质追求一种心理优越感。 正所谓,我买的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心理优越感;我买的不是包,而是心理认同感;我买的不是表,而是别人羡慕的眼光。 3.2 “生活太无聊了,需要买买买来刺激感官”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更多年轻人对上一种为了面子而消费的方式嗤之以鼻,他们也从不相信奢侈品能给个人形象加成,他们只是想过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获得一些“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他们并不追求LV、爱马仕,一个能张扬个性的帆布包就够了;他们也不追求萝卜丁和Tom Ford,国产品牌的口红也很好;他们从不在自己能负担的经济条件之外,追求过大的物质欲望。 但是,我既然没有大额的花销,钱都去哪里了呢?! 这是许多都市白领的问题。 一杯星爸爸33块,一杯奶盖奶茶22块,国产口红是不贵,但是买了五只...这个好可爱啊!那个颜值好高啊! 快消品营销团队的老油条们,毕生精力都放在了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新的刺激和心理满足上。而许多90后、95后年轻一代,在没有什么人生的内源动力的情况下,一杯奶茶、一支口红,成为了平凡生活中新鲜感和刺激感的唯一来源。 发了工资,而后全部交给李佳琦。 一天最最开心的时候,是下午三点饿了么小哥递上的奶茶外卖,而生活中最最开心的时候,是翘首以盼的快递终于来到了家门口,一打开,是某牌新上新的眼影、打折买的樱花味氨基酸洗发水和李佳琦刚推荐的零食。 这美其名曰,“生活中的仪式感”。 其实就是,“我的生活太无聊了,我也不懂如何帮自己找到新鲜感,所以需要买买买来刺激感官”。 这种消费行为我叫它“无聊者模式”,无聊者因为生活缺乏内源动力,需要用物质满足的方式当做外源刺激。他们认为赚钱的重点就是在花钱,因为缺乏其他能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的途径,以及日常的生活极度缺乏动力,所以需要物质换来短暂的、小小的心理满足。 虽然“无聊者”对“以貌取人者”嗤之以鼻,认为自己与他们南辕北辙、千差万别,但这两种消费心理动机并未本质上的不同。 “以貌取人者”不愿意通过建立事业、获得生产资料、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方式去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聊者”不愿意通过找寻人生的内在动力去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和趣味——所以他们都选择了通过消费来为人生提供动力的方式,以回避去面对真正的困难和思考的痛苦。 获得人们发自心底的、真正的尊重和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动力一样困难。而花钱给人提供了一种捷径,虽然不是真的、更不持久,但是方便快捷、简单易用。 所以这两种消费行为的核心思维,都是对踏实努力、认真思考的回避和懒惰。 四:面对孩子的物欲,家长应该怎么做? 4.1 对财商的教育(一)——“孩子,你是想成为穷人还是富人?” 聊完了不健康消费行为的本质,是时候回到我们开篇的话题,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养成以上这两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呢? 这里不得不借用一下《富爸爸·穷爸爸》里富爸爸的话: “我们每挣到一美元,就得到了一次选择自己成为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的机会。我们花钱的习惯反应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有着不良的消费习惯。” 富爸爸说,富人不断资产,穷人负债,而中产阶级自认为是资产的负债。资产就是,“把钱放到你口袋里的”,而负债就是“从你口袋里拿钱出来的”。 所以一万块钱的潮牌T恤根据这个原则应该属于什么? 你能因为花了这一万,把更多钱放进你的口袋么? 显然不能。 “所以,孩子,你是想做穷人,还是想做富人?” 这个答案也很显而易见。 这个问题不仅能结束孩子和父母在金钱问题上的争吵,更能让孩子思考什么是能维持财富的方式。 在这个问题之后,孩子可能会问,“什么是富人?”、“那我怎样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见得是需要立刻被回答的——这是需要持续一生思考的问题,但这句话开启了孩子思考的大门,将他的思维逻辑从“我必须要得到这个东西”到“我需不需要得到这个东西”,甚至到“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东西”。 而这个思维回路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因为许多成年之后的习惯就始于此——面对挫折,是否能想办法克服还是轻易放弃;面对困难,是责怪环境的变化还是努力思考破局之策;面对人生境遇,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 很多家长没意识到的是,孩子向家长索要奢侈品是非常好的教育机会,而家长的态度则决定了孩子在成人之后的人生观和金钱观。 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并不在买与不买之间,而是让孩子拥有对健康的金钱观、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这件事的重点,也不是让孩子明白欲望是不好的、用物质与同伴攀比是不对的,而是要让他明白如何掌控欲望而不是做欲望的奴隶。 4.2 对财商的教育(二)——“孩子,你怎样才能负担得起?” 上述描述的核心就在如何将孩子从被动索取转变为主动获得的思维。 而我就这一点,与大家分享一个《富爸爸·穷爸爸》里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清崎朋友的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的坏毛病,16岁就想买车,理由是朋友的父母都给他们买了车(跟本文开头孩子索要奢侈品是一模一样的故事)。并且,他想用为上大学存的钱作为首付买辆车。这位被索要车的爸爸,当然知道不能就这样答应儿子的需求,于是来救助于清崎。 清崎回答:“从短期来看这样做可以减轻你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能教给他什么呢?你能不能利用他希望有车的欲望来激励他去学点东西呢?” 最后,这位爸爸回到家,告诉儿子,他可以给他3000元但他并不能动用他上大学的钱。并且,他不可以直接使用这3000元买车,但是可以用这笔钱来买股票,等股票增值了,他再用他赚到的钱去买车。 结果,这位儿子彻底迷上了投资的游戏,并且学习热情高涨。 这是个无比成功的教育案例。 父亲不仅教会了孩子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欲望,更引导他成为了通过自己双手去创造财富、对自己的欲望负责的人。 结语: 《富爸爸·穷爸爸》里讲述的都是很通俗易懂的道理,而许多千禧一代之所以赚多少都不够花,就是因为在成长的阶段没人把这个道理教给他们。 尤其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的情况下,父母和四个老人独宠一个孩子,老人经历了饥寒交迫的年代、父母经历了创业打拼的苦日子,当然希望自己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物质条件。 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钱不是孩子未来最坚实的保障,只有让孩子拥有赚钱的能力、学会如何管理金钱、对金钱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才是保障孩子在未来社会巨变和人生长河中的航空母舰。 让分享成为一种乐趣 扫码加作者微信深度探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